从青竹蜕变成纸,需经过砍竹、削青、打浆、染色等15道大工序、72项小流程,堪称古代“高精尖”产业。在鱼川村一代代人的传承和改进之下,最终生产出“毛边纸”“黄表纸”“土纸”等系列产品,纸质柔软、不会墨洇、不易虫蠹,品质可媲美安徽宣纸。
在天津市西青区辛口镇第六埠村,了解到当地在科普教育方面存在短板,南开师生依托乡村工作站,连续两年开展暑期夏令营支教活动,内容涵盖科学知识、文学启蒙、艺术培养等多个板块。“会跳舞的红豆”“解剖一朵花”……一系列妙趣横生的科普课程大大激发了孩子们探索科学的热情。
演出期间,舞剧《昆仑问道》专家研讨会在京举办,舞蹈、文学、评论等领域专家和学者,围绕舞剧内容展开深度探讨,为该剧的下一步打磨提升指明方向。与会人员对舞剧《昆仑问道》的现实主义指向给予肯定,就剧目叙事逻辑与艺术表达等方面展开讨论。“这部舞剧着眼于青海优势文化资源,也让‘两路’精神焕发出新时代光芒。”中国艺术研究院舞蹈研究所名誉所长、研究员欧建平说,希望该剧能再融入一些地域特色,在细节上继续打磨,精益求精。(完)
针对这一难题,张伟团队从石油炼制工艺中获得关键启示,创新性地提出了塑料低温催化转化的新策略。传统石油加工包含两个核心步骤:高温催化裂化将重质油转化为轻质组分,以及低温烷基化反应提升油品质量。研究团队巧妙地将这两个工艺原理融合,首次提出“塑料催化裂解—烷基化耦合反应”的全新概念,并开发出一步法转化技术。
城郊乡小板凳宣讲队的快板《城郊乡韵融新景,闽东之光照新程》,生动展现基层发展新画卷;全国劳动模范郑帮德结合自身奋斗路,道出“感恩奋进”的质朴真谛;双城镇上城社区老党员们以诙谐押韵的三句半,把严肃的民生关切讲得妙趣横生;双城镇溪坪社区的“草根和事佬”谢圣耀分享那些“磨破嘴皮、踏穿门槛”化解矛盾的“土”智慧……
去年在上海书展上热度很高的七海制造局今年的讨论度依旧很高,这是一个来自上海译文出版社的文创品牌,今年主推“永夏花园”书展限定礼盒,译文出版社相关工作人员介绍这个礼盒是线下书展限定,因此关注度很高,该礼盒主要灵感来源于莎士比亚《十四行诗集》。同时七海文创也与图书销售有绑定活动,在书展期间购买任意两本译文图书可以获赠七海文创“弗吉尼亚的邱园”卡片。七海制造局负责人简恒将品牌的业务类型定义为“出版社的非书业务”,不将文创商品作为图书上市辅助营销宣传物料的一部分来进行规划设计,“文创应该是一扇连接物品与内容的门,在我们的理解里,一件文创产品的物品属性至少和文化价值同等重要。不管你提取出的视觉和意象是怎样的,它的载体都是一个物品。对于大多数消费者而言,物品本身所具备的实用价值和审美价值要远比它被赋予的文化属性更重要。”
“现在,年轻人都往外跑,愿意在村里种马蓝,会点蓝和打蓝的,更是少之又少。”近日,在侨乡莆田,年逾七旬的仙游县书峰乡四黄村村民黄金华,正用竹箕和小桶将大靛池沉淀液过滤到小靛池——这是仙游青靛提炼技艺中关键的“取靛”步骤。
此外,复合节目《再逛新城》创新采用父女问答对唱形式,以拉萨等地城市新貌为窗口,具象化呈现全国对口援藏战略实施以来的辉煌成就,展现对口支援从“输血”到“造血”的历史性跨越。节目嘉宾与铁路建设者、从业者代表共同搭乘高原复兴号列车,在列车上吟唱《天路》,“顽强拼搏、甘当路石,军民一家、民族团结”的“两路”精神蕴于曲中,令人动容。慰问小分队还探访高原戍边模范营,全军海拔最高执勤点5592观察哨,慰问戍边军人,共同见证一场特别的升国旗仪式。(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