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时报综合报道]“一段时间以来,比亚迪、吉利等中国自主品牌的崛起给不少外国汽车品牌带来压力。”美国CNBC网站18日报道称,美银证券汽车产业分析师约翰·墨菲当天在美国汽车媒体协会有关活动中表示,美国底特律三巨头(即通用汽车、福特汽车和斯特兰蒂斯)应“尽快”退出中国市场。他同时警告说,美国三大车企需要采取更严厉的措施削减开支,尤其是在内燃机业务方面,因为这是目前利润的主要来源。
让徐若桐感动的,是当熟悉的香味在口中弥漫时,那种“家的感觉”突然变得真切。“每一口都是记忆中的味道,是妈妈常说的‘家乡味’。”她说,“这不仅仅是一碗粉,它让我和祖辈生活的这片土地产生了真实的连接。”
中国驻英国使馆发言人强调,在乌克兰问题上,中国的立场是劝和促谈,坚定不移,一以贯之。为此,中国和巴西最近联名发表了关于推动政治解决乌克兰危机的“六点共识”,强调遵守局势降温三原则,即战场不外溢、战事不升级、各方不拱火,同时呼吁各方坚持对话谈判、加大人道主义援助、反对使用核武器、反对攻击核电站、维护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稳定等。
7月10日,全球名校“Z世代”青年走访活动进入第三天,来自美国、法国、德国、意大利等9个国家的青年代表团走进上海交通大学,围绕“我眼中的中国”主题展开跨文化对话,与交大学生深入交流,分享见解与经历。
尽管这一实验后来被证实缺乏科学依据,属于伪科学范畴,但它所反映出的社会心理却值得关注——人们愿意相信,语言具有某种“看不见的力量”。
美国“鼓岭之友”召集人 穆言玲:中国正努力把全球文明倡议的愿景变为现实。我非常赞赏习近平主席提出的“5年邀请5万名美国青少年来华交流学习”的倡议。通过这样的交流,他们会结下友谊,这或将改变他们的人生。我们需要更多常态化的普通民众之间的交流,这是双方合作的基础。当下,我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需要这样的交流。
海纳百川,以包容消解冲突,汇聚万千河流,最终成就大海的广阔壮丽。在各国前途命运紧密相连的今天,深化文明交流互鉴,也正是消除隔阂和误解,促进人类和平发展的重要途径。
“原来正宗的海南粉要加这么多配料!”来自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的徐若桐祖籍海南文昌,亲手制作了一碗海南粉,兴奋地拍照发给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