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驻英国使馆发言人强调,在乌克兰问题上,中国的立场是劝和促谈,坚定不移,一以贯之。为此,中国和巴西最近联名发表了关于推动政治解决乌克兰危机的“六点共识”,强调遵守局势降温三原则,即战场不外溢、战事不升级、各方不拱火,同时呼吁各方坚持对话谈判、加大人道主义援助、反对使用核武器、反对攻击核电站、维护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稳定等。
“对地球发展与演化历史的认知,是一项至关重要的资源。不仅是推动人文社会与科学发展的关键动力,更是促进自然科学与技术进步的决定性因素。”地质学家、俄罗斯科学院迪登科院士说。本次会议不仅聚焦化石保护与地学旅游的前沿议题,更通过中外专家的深度交流与实地考察,进一步推进国际古生物化石保护与地学旅游融合发展,为中国自然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可持续利用注入新动能。(完)
2023年7月,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四川考察时指出,四川要发挥高校和科研机构众多、创新人才集聚的优势和产业体系较为完善、产业基础雄厚的优势,在科技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上同时发力。
根据中方此前公布的名单,应邀出席峰会的外国领导人除了上合组织成员国的国家元首或政府首脑,还包括蒙古国总统呼日勒苏赫、柬埔寨首相洪玛奈、土耳其总统埃尔多安、印度尼西亚总统普拉博沃,老挝人民革命党中央委员会总书记、国家主席通伦,马来西亚总理安瓦尔,越南政府总理范明政等。此外,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上合组织秘书长叶尔梅克巴耶夫、东盟秘书长高金洪等国际组织和多边机制负责人也将应邀出席峰会。
对此,外交部副部长马朝旭表示,中国是世界绿色发展的坚定行动派、重要贡献者。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指引下,中国稳步推进“双碳”目标,建立了“1+N”政策体系,构建了全球最大、发展最快的可再生能源体系,建成了全球最大、最完整的新能源产业链。中国还是全球“增绿”最快最多的国家,贡献了全球四分之一的新增绿化面积。现在,中国每3度电就有1度是绿电。
据外交部网站消息,8月19日,中印边界问题特别代表第24次会晤在印度新德里举行。中方特别代表、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外办主任王毅同印方特别代表、国家安全顾问多瓦尔按照两国领导人的战略指引,本着积极和建设性态度,就中印边界问题坦诚、深入交换意见,并达成10点共识。
对此,外交部副部长马朝旭表示,2023年,习近平主席提出全球文明倡议,强调要共同倡导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共同倡导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共同倡导重视文明传承和创新、共同倡导加强国际人文交流合作,为推动文明交流互鉴提供了重要指引,为促进各国人民友好交往提供了根本遵循。
“习近平主席同俄罗斯总统普京乘坐高铁、观看球赛,为哈萨克斯坦总统托卡耶夫庆祝生日,在智利总统博里奇随身携带的《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上签名等等,成就了一段段外交佳话。”马朝旭说,从国事访问到主场外交,从国际多边峰会到国内重要会议,习近平主席深刻阐释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使这一重大理念的思想内涵不断丰富,国际共识不断加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