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出行选择更多元。作为快速出行,高铁、民航是大家的首选。2024年,动车组旅客发行量32.72亿人次,占铁路旅客发送量的75.9%,其中京沪高铁、武广高铁发送量都超过了2亿人次;民航日均服务200万人次以上,年旅客吞吐量1000万人次以上的机场已经达到了40个,其中还有5个机场旅客年吞吐量超过5000万。作为跨区域出行,自驾成为人们的主流方式。平均每天大约有1.3亿人次选择自驾出行,占跨区域人员流动量的七成以上,全国有约90%的县级行政中心实现30分钟上高速。作为城市内通勤,多元化的公共交通有力保障了群众出行。现在每天约有1亿人次乘坐轨道交通高效通勤,1亿人次乘坐公交穿梭街巷,1亿人次乘坐出租车和网约车“门到门”出行,这三个“1亿人次”是城市交通承载能力和韧性活力的生动体现。
当前全球产业链供应链面临重塑,如何确保上海合作组织产业链供应链合作成效是论坛另一重要议题。多国代表不约而同地提及数字技术在深化互联互通、简化货运程序中的作用。
从全国范围来看,古镇保护与开发正经历一个从盲目扩张到理性回归的过程。尽管在初期会走一些弯路,但这与地方政府认知水平、政策执行力度密切相关。从事历史文化保护工作的规划师们始终秉持正确理念,致力于推动科学保护与可持续发展。希望更多地方政府能够真正重视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的保护工作,做到传承与发展并重。
事实上,从一杯咖啡到一台电脑,都离不开全球供应链的紧密配合。比如一辆智能汽车就涵盖了数十个领域、上万家企业。展会上,不少跨国企业代表与《国际锐评》交流时表示,中国供应链在反应速度、成本效益、创新升级等方面具有无可替代的优势,没有“中国链”的世界难以想象。这样的信任与需要从何而来?
结束日本行程后,冯德莱恩与科斯塔将出席7月24日在北京举行的中欧峰会,此次峰会正值双边关系建立50周年之际。欧洲理事会声明称,此次峰会的重点议题将是双边关系以及全球地缘政治挑战,包括乌克兰危机。此外,双方领导人还将讨论如何确保更加平衡、互惠互利的贸易关系,以及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和推进绿色转型等共同关心的领域。
北京7月21日电 (记者 刘育英)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21日在北京发布第56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6月,中国网民规模达11.23亿人,互联网普及率达79.7%。
由徐州市文广旅局推出的“跟着苏超游徐州”多城文旅推介活动,旨在深度依托“苏超”的巨大流量平台与球迷热情,精准触达潜在客群,将赛事关注度有效转化为实地文旅消费动能。
在采访中,记者了解到,升级硬件设施是近年来洋山港应对业务增长、提高生产效率的一项重要举措。洋山港一期至四期码头岸线绵延近8公里,桥吊总量已由2021年初的88座增长至如今的103座。预计9月,洋山港四期码头还将增配一座桥吊,届时码头每77米就有一座大型吊机。目前,部分老旧桥吊已通过返厂升级实现了寿命延长、功能提升和整体加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