弥合全球治理赤字,关乎国际公平正义,关乎世界和平发展前景。9月1日,在“上海合作组织+”会议上,习近平主席提出全球治理倡议。奉行主权平等、遵守国际法治、践行多边主义、倡导以人为本、注重行动导向,全球治理倡议锚定推动构建更加公正合理的全球治理体系,与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全球文明倡议一道,共同构成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行动体系。
九三胜利日大阅兵刚刚过去,盛世图景令所有中国人为之振奋。如今,我军作战装备的精度和强度都已是世界前沿,再不需要“抵近爆破”;我军的战机和坦克正快速更新迭代,受制于人的时代一去不复返,空前升级的战力,让70余年始终不移的大国底气愈发坚实。从战场到阅兵场,便是先辈们头顶炮火、脚蹚血海拼杀出的盛世来时路。为尊严誓死不退,为和平奋战到底,“我们会给50年后21世纪的中国人,留下一张怎样的照片”?最可爱的人已然用热血和生命给出了最好的回答。而如今的和平好光景,便是最好的回响,每一个瞬间,都是他们留下的,最好的照片。
“想不到你还留着我给你们讲课的照片,能够在中国民航大学和你再次相聚,我太激动了。希望你在这里继续努力学习,为策勒的学弟学妹们做榜样,鼓励他们考入理想大学。”邢军对古再丽努尔说。
迤萨,彝语意为“干旱缺水之地”。清末年间,红河县的马帮商人开辟了通往越南、老挝、缅甸等国的商道。马帮们往来穿梭,将异域财富和风情驮回家乡,为迤萨镇带来空前繁荣:一座座中西合璧的深宅大院平地而起,戴礼帽的男人、穿旗袍的女人穿梭于街头巷尾,昔日干旱缺水之地蜕变为富甲一方的侨乡,享有“江外小上海”的美誉。
草案三审稿明确,国家加强原子能领域标准体系建设,推动、参与原子能领域国际标准化活动。国家设立核电站乏燃料处理处置基金。核反应堆的选址、设计、建造、调试、运行和管理等应当遵守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
截至6月13日,全省大、中型水库可用水总量40.48亿立方米,储量充足有保证,按照6月底前无有效降雨的最不利因素考虑,可放水7亿立方米用于抗旱灌溉;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大中型水库及河道供水正常,地下水源较充沛,能够满足抗旱需求。5月下旬以来,对全省98.72万眼农田建设灌溉机井和56.85万项灌排沟渠设备进行全面排查,及时修复损坏设施,确保抗旱灌溉需要。省财政近期专门安排3000万抗旱专项资金,支持各地开展抗旱工作。
井工煤矿采掘工艺优化与智能控制。通过多模态感知、大小模型融合、设备群协同控制和工艺动态优化,挖掘煤岩特征信息,驱动采煤与掘进工作面设备群智能截割、自主决策与协同控制,实现采煤工作面生产系统自主运行、掘进工作面探-掘-支-锚-运高效协同以及少人无人化常态化作业,大幅提升采掘效率和安全水平。
作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中国始终切实履行应尽的国际责任: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崇高目标,倡导平等有序的世界多极化、普惠包容的经济全球化,携手各国共建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树立了引领时代前进的光辉旗帜;提出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主张世界命运由各国共同掌握,国际规则由各国共同书写,全球事务由各国共同治理,发展成果由各国共同分享,推动各国权利平等、机会平等、规则平等,为全球治理体系变革阐明基本原则,指明了前进方向;坚持真正的多边主义,坚定维护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国际体系、以国际法为基础的国际秩序、以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为基础的国际关系基本准则,明确了在世界大变局中促进和平与发展的有效路径;提出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全球文明倡议、全球治理倡议,分别从发展、安全、文明、治理四个维度,为动荡不安的世界注入稳定性和确定性。中国方案的逐步丰富和发展,形成了一张立足当下、着眼长远的蓝图,书写了多边主义新篇章,彰显了中国的大国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