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据记者了解,本届东北亚博览会将举办开幕式、第四届东北亚地方合作圆桌会议、第七届东北亚产业园区对话会等多项重要活动,广泛开展经贸对接、招商引资、招才引智、人文交流、体育赛事等若干配套活动。同时,东北亚博览会云上一体化平台将提供博览会线上服务。(完)
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密不可分,融则两利,合则共赢。文化是旅游的灵魂,在旅游体验中得以传承;旅游是文化的载体,在文化熏陶中得以升华。当文化灵魂与旅游载体深度融合,必将展现强大的产业整合能力和辐射带动效应,能有效提振消费、扩大内需、活跃市场、增加就业、提高收入,开创“一业兴、百业旺”的良好局面。当前,我国形成了全球最大的国内旅游市场,也是国际旅游最大客源国和主要目的地,文旅产业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战略体系中的重要位置更加凸显,日益成为新兴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和具有显著时代特征的民生产业、幸福产业,新时代的文旅已然成为大众享受美好生活的重要方式。各地区各部门围绕文旅融合发展进行大胆尝试、有益探索与生动实践,在理念融合、职能融合、资源融合、产品融合、市场融合、业态融合、对外交流等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果,旅游发展品位和文化发展效能显著提升,广大人民得以在领略自然之美中感悟文化之美、陶冶心灵之美、品味时代之美。与此同时,我们也应清醒地认识到,文化和旅游产业属性不同、内在机理各异、运行方式有别,融合发展面临多重挑战考验,亟须在更广范围、更深层次、更高水平上融合发展。
科技赋能“靶向发力”,让文化传承“活”起来、旅游体验“智”起来。新质生产力深刻改变现代文旅产业的价值链与生态圈,科技感、数字化催生文旅产业发展新动能与惊艳蝶变。在重庆长江之滨,5000架无人机以天为幕、以城为卷,动态勾勒洪崖洞、长江索道等地标轮廓,将“新韵重庆”的城市IP演绎成全民共享的数字盛宴,累计观演超400万人次。科技不是文旅的附加项,而是向“新”而行、焕然一新,以“思想破冰”引领“行动破圈”,以观念更新、技术创新提升文旅“含新量”,深度嵌入产业链价值链生态链,有机渗入文旅产业创新发展的方方面面,成为驱动文化传承与旅游体验升级的核心引擎,塑造以智能交互、沉浸感知等为特征的新空间新场景新模式,增强文化产品的表现力、传播力和感染力,提升旅游服务的功能性、舒适性和便捷性。
在宁波、福建等地组织开展“‘精诚无界 共赢四海’企业出海东南亚专场交流会”和“福建省企业拓展葡语市场政银企对接交流活动”等多场活动,积极助力外贸企业出海。
上海电影(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王隽表示,电影在上院线了之后,它在一段时间内收入有“天花板”,作为延伸产品来讲是无限的。基于内容IP的授权以及产品的开发,这个是长线,更长线。
该负责人同时提及,近两年更是明显感受到周边教育、医疗配套逐渐完善,员工的生活品质和归属感增加,“这为公司留住核心人才和业务团队创造了有利条件。”
民生小切口,彰显“娘家人”大作为。据市总工会相关负责人介绍,自2023年起,长沙各级工会通过支持用人单位办托、园区社区嵌入式办托、工会联合体办托等多种形式,积极探索普惠性托育托管服务模式,累计投入资金6000余万元,开设爱心托育托管班2400余个,惠及职工子女13万余人次。
夜游火了,势必会带动场馆内外相关产业的一系列“连锁反应”,比如,上海博物馆在推出“金字塔之巅:古埃及文明大展”期间,数百款具有异域风情的文创产品供游人挑选,销售总量和收入均创新高。与此同时,馆外的餐饮、住宿、交通等也相应得到带动,进而有效激活了消费新引擎。如此看来,这不仅仅是文博场馆在运营方式上的创新探索,更是一种对区域内文旅资源的重新配置,或可成为城市“夜经济”生态链条上的重要一环,为公共文化服务提质增效提供有力抓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