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届大会将集中发布3000余项前沿展品,覆盖大模型、AI终端、智能机器人等核心领域,规模刷新历届纪录。40余款大模型集中展示,50余款AI终端产品全景呈现,60余款智能机器人集群亮相,100余款“全球首发”或“中国首秀”新品将登场。
重庆7月21日电 (张旭 杨思琦)“吞单轨”、打卡“我在重庆”巨型广告屏……7月20日至21日,“行走中国·2025海外华文媒体川渝行”联合参访活动走进重庆市江北区,参访团一行在这里解锁文旅新玩法。
今天,我们邀请到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副总规划师张广汉系统解构古镇开发从过热到理性的转型逻辑。在张广汉看来,当25亿投资的大庸古城日均客流不足20人,当“假古镇”陷入空置与荒芜,这也意味着中国古镇开发正迎来理性转型的关键时刻。他表示,真正的古镇魅力在于文化基因的存活度与人间烟火,而非千篇一律的商业复制。拒绝“拆真建假”,挖掘本土文化,科学规划业态,让居民与游客共生共荣,才是可持续发展的核心。
事实表明,只有全球供应链协同发力,才能真正增强供应链韧性。作为全球货物贸易第一大国和制造业大国,中国持续提升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为维护全球供应链稳定贡献了宝贵的“确定性”。
据广东省应急管理厅介绍,针对今年第6号台风“韦帕”给广东带来的风雨浪潮影响及其次生灾害,根据《广东省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规定,广东省减灾委已于7月20日19时启动省Ⅳ级救灾应急响应。
嘉宾阵容方面,本届大会吸引30余个国家和地区的1200余位嘉宾确认参会,构成历届最具权威性的知识共创阵容,包括图灵奖、诺贝尔奖得主共计12位,80余位中外院士,以及30余位世界一流高校人工智能院系负责人。约书亚·本吉奥、斯图尔特·罗素、菲利普·兰巴赫等跨学科专家将就底层理论、系统安全、产业应用等重大议题展开密集对话。企业界阵容同样强劲,“北斗七星”“杭州六小龙”等将悉数到场。
如何在规划中实现商业与文化的平衡?我们可以借鉴浙江、江苏等地部分成功案例的经验:一方面,允许在非主要街道或院落内部开展适度经营活动,如民宿、农产品销售等,既保留了生活气息,又实现了旅游接待和文化传播的功能;另一方面,严格控制沿街立面的改造行为,防止将住宅整体转变为商业用途,避免对原有建筑风貌造成破坏。
截至2025年3月,共有346款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在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完成备案。DeepSeek上线不足20天全球日活跃用户就突破3000万,登顶全球140个国家及地区的应用市场,成为全球用户增速最快的生成式人工智能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