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农村部派出3个由司局级干部带队的工作组和7个科技小分队,赴河北、山西、江苏、安徽、山东、河南、陕西7省,指导各地做好抗旱准备和应对工作,保质保量完成夏收夏播。
据统计,去年中国平均每天大约有1.3亿人次选择自驾出行,占跨区域人员流动量的七成以上,全国有约90%的县级行政中心实现30分钟上高速。
本次迁移工作是全国首轮开展的央企本外币账户和业务跨区域迁移,任务复杂程度高、创新要求强、时间要求紧。农业银行充分发挥系统合成优势,第一时间成立总分支矩阵化工作专班,为企业提供“一点贯通、多点响应”的服务机制。通过梳理企业核心诉求,场景化研判迁移难点、全流程沙盘演练迁移过程、短时间多次系统升级改造,顺利完成3家央企账户及业务迁移工作,实现账户平移“无感”、业务迁移“无感”、系统切换“无感”,为企业系统平滑切换和业务顺畅衔接提供有力保障。
湖南邵阳针对营商环境建设中,市场主体反映的部分政策获取不及时、一些领域服务时效较慢等问题,派出3700多名相关部门人员深入企业园区调研,同时设立网上服务专区。通过“线下+线上”的模式,面向全市约13.5万家企业和55万家经营主体汇集具体诉求,对受理问题分类、分级、按责处理。这家位于经开区生产液压设备的企业一直希望能建成自己的数智液压工业互联网平台,了解到这个诉求,当地发改委、工信局等部门工作人员上门调研,并积极协调多方资源,帮助企业建成平台。
绥江“半边红”采摘季一般集中在七月中下旬,2023年,产量8.01万吨,产值4.8亿元;2024年的产量为8.26万吨,产值5.37亿元。今年的产量、产值同比预计有所增长。
三是突出市场主体。通过政策支持、服务保障等多种手段,充分发挥企业、院校、培训机构等各类主体作用,突出市场的主体性、灵活性、多元性特点,为大规模职业技能提升培训工作提供支撑。
依托农村产权制度改革红利,西安城乡融合要素交易市场不断拓展交易边界,从单一的土地资源流转,迈向覆盖多元主体、多样场景的全品类要素交易体系建设。平台在原有8类12种交易品类基础上,结合集体经济发展实际,扩展至涵盖土地类、资产类、服务类、设施类四大板块21个细分品种,为农村集体资产的市场化流通构建起更为广阔的制度空间。
6月14日上午,水利部组织开展抗旱专题会商,分析研判华北黄淮等北方地区旱情形势,要求即日起,受旱地区上游黄河、海河、淮河流域的控制性水库全部进入抗旱调度模式,加大下泄流量,保障抗旱用水需求,确保城乡居民饮水安全,以及规模化养殖和大牲畜用水安全,全力保障灌区农作物时令灌溉用水。6月14日15时,水利部将针对河南、河北的干旱防御应急响应提升至三级,目前维持针对山西、江苏、安徽、山东、陕西、甘肃6省的干旱防御四级应急响应,并派出两个工作组正在一线指导抗旱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