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侨华人的使命是以文化为纽带,连接中国与世界。”清华大学国学院院长、国际儒学联合会副会长、尼山世界文明论坛学术委员会主任陈来作学术总结时表示,华侨华人要重视弘扬中华文化与中外文明交流互鉴的结合,继续当好民心相通的桥梁,为推进全球现代化营造和谐人文环境。
三是聚焦年轻化,奖项议题全新升级,激发青年新活力。SAIL奖吸引全球240个项目参评,国际项目占比达17%。青年优秀论文奖征集论文近200篇,投稿作者平均年龄29岁,博士及在读群体占比达79.4%,彰显青年的创新潜力。今年大会还特别设立了“科学之问、数学之问、模型之问”三大前沿议题,赋予年轻人更大的创新对话平台,研讨生命科学、新AI架构、AI与数学融合等前沿问题。
深化警示教育,筑牢思想防线。警示教育是有效的“清醒剂”,能够给人以当头棒喝、振聋发聩之警醒。近年来,全国各地方各部门通过创新完善教育形式、分层分类精准施教,不断增强警示教育的政治性、针对性、实效性。例如,广东省潮州市针对个别地区、部门出现的多任负责人“前腐后继”问题,实施“一个警示教育方案、一部警示教育片、一份剖析报告、一场警示教育现场会、一批可感可及整改成果”等“五个一”方案,重点抓好党政“一把手”警示教育。这些形式灵活、触及灵魂的探索实践,用身边事警醒身边人,用“案中人”点醒“梦中人”,增强了广大党员干部的“思想免疫力”。
始建于1994年的深圳妇儿大厦,在2020年完成升级改造后焕发新颜。这里不仅设有丰富多样的活动场馆,可供孩子们自由嬉戏、畅快玩耍;还常年开展各类公共科普活动,成为孩子们探索世界的乐园。
深圳是一座仅有46年历史的年轻城市,市民平均年龄约33.1岁。9日,莲花山公园山顶广场上格外热闹。作为深圳海拔最高的室外广场,这里聚集了不少年轻的市民,他们或慢跑、或散步,或远眺市区的繁华景致。戴维·阿迪昂一行也登上广场观景台,望着眼前林立的高楼,不时举起手机拍照,还与家人们一道兴致勃勃地合影留念。
一是聚焦国际化,百场论坛群贤毕至,共探智能新未来。大会瞄准AI基础设施、科学智能、智能终端、AI赋能新型工业化、AI+金融等10大重点板块,按照“1+1+2+10+N”架构焕新呈现,即:1场开幕式及主论坛,1场人工智能全球治理高级别会议,科学前沿、发展安全2场全体会议,10余场部委论坛及N场生态论坛。全新推出青年菁英交流会、思辨会,邀请国际大咖、顶尖企业CEO和青年新锐,围绕大模型进化、具身智能、量子计算等热点话题开展思想交锋。目前,已有30余个国家和地区1200余位嘉宾确认参会,包括12位图灵奖、诺贝尔奖等顶奖得主,80余位中外院士和多个国际顶尖实验室代表等。
针对目前的旱情,河南省水利厅于6月14日17时将水旱灾害防御(抗旱)Ⅳ级应急响应提升至Ⅲ级,并密切监视雨情、水情、旱情,科学精准调度水利工程,加强灌溉用水管理,细化落实各项供水保障措施,确保城乡居民饮水安全,最大程度减轻干旱灾害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