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好秋粮生产保卫战,首在“防”字,以科学防控筑牢丰收防线。近年来,极端天气多发频发,夏季高温干旱、台风暴雨交替出现,给秋粮生长带来不确定性;水稻“两迁”害虫、玉米大斑病、大豆根腐病等病虫害也存在多发风险,防控形势严峻。各地须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理念,将防灾减灾关口前移。一方面,强化监测预警“千里眼”作用,依托气象监测站、病虫害测报点,结合卫星遥感、无人机巡查等技术手段,实时跟踪墒情、苗情、虫情变化,及时发布预警信息和防控指南,让农户“早知晓、早准备、早应对”。另一方面,推广绿色防控“组合拳”,在东北玉米主产区,推广赤眼蜂防治玉米螟等生物防治技术;在南方水稻产区,应用性诱剂、杀虫灯等物理防治手段,减少化学农药使用,既守护秋粮生产安全,也呵护生态环境。同时,提前储备防汛抗旱物资,检修灌溉设备,确保在干旱时能“引水润田”,在洪涝时可“排水防涝”,最大限度降低灾害损失。
第二,议程设置失灵。新任领导刚上任,却没有提出让民众有感的重大改革行动,欠缺议程设置能力,迄未展现其领导能力,无法主导政治议程,反而任由蓝白“在野”党主导议题引领风潮。
李瀚明表示,乌鲁木齐机场的国际航线虽然多,但不强。比如国际航班量占比较少,国际航班密度不够,国际航线集中在中亚、西亚。香港航线实际上是乌鲁木齐唯一一条向东直飞的国际和地区航线。
河南省气候中心6月12日8时发布干旱橙色预警,根据最新气象干旱监测显示,安阳、鹤壁、焦作、开封、洛阳、漯河、南阳、平顶山、濮阳、商丘、新乡、信阳、许昌、郑州、周口、驻马店等16个地市72个国家级气象站监测到气象干旱达到重旱等级以上,并已持续10天。据天气部门预报,6月24日之前,全省将维持高温晴热天气,虽然部分时段有分散对流性降水,但无法有效缓解旱情。
围绕突发事件快速响应、立体化活动保障与智能服务精准推送,武汉不断将城市治理延伸至民生细微之处,致力为市民打造更加安全、安心和便捷的智慧城市生活方式。
央广网北京9月16日消息(记者韩萌)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新闻和报纸摘要》报道,从西安演唱会的“票根+商圈”联动,到南昌“登机牌变消费券”的“航空+文旅”创新,多地“票根经济”火热,串联起餐饮、住宿、交通、零售等万亿级消费市场。
博览会将按照“1+7+N”灵活布局,集中展示北京市加快建设国际绿色经济标杆城市的产业发展方向。“1”为绿色发展会客厅,房山区、通州区、昌平区、平谷区和顺义区等5家单位,将召开5场会客厅活动,对本区域绿色产业发展成果与优势进行集中推介展示;设置绿色投资洽谈区,促进供需对接与合作落地;安排媒体采访交流区;滚动投放参会企业内容,服务企业宣传推广;集中展示最新的零碳园区解决方案。
格桑表示,2017年,乡城开始系统挖掘“香巴拉猫”的文化价值,设计“香巴拉猫”IP,推出以“香巴拉猫”为主角的动画片,通过网络让这个文化符号被更多人所知。“在乡城的田间、村落里常能看见猫的身影,家家户户灶上有猫的图腾,不少地方还有猫的雕塑、墙绘。”他说,“过去,猫护佑着家家户户的五谷杂粮;现在,它成了文旅IP,助力乡城发展。不管啥时候,猫都是我们的家人,一直帮着乡城人把日子过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