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张云明介绍,“十四五”期间,我国人工智能企业数量和产业规模持续增长,创新成果不断涌现,发展态势良好。DeepSeek、通义千问等国产大模型引领全球开源创新生态,AI手机、AI眼镜等终端产品加速普及,行业专用大模型落地应用,取得初步成效。
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李乐成在回答记者提问时表示,现代化的工业是现代化产业体系最重要的基础和核心。“十四五”以来,工业和信息化部坚定不移筑牢制造业,加强政策引导和要素保障,统筹推进传统产业改造升级、新兴产业培育壮大、未来产业前瞻布局,建设以先进制造业为骨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取得了明显成效。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剧场之外一样“有戏”。据昆山市文体广电和旅游局党组成员、副局长金磊介绍,今年百戏盛典的场景更加多元化,景区、文博场馆、高校都是百戏的舞台。昆山将以“百戏+百业”为引擎,推动戏曲与市场、文旅、消费深度融合,破圈跨界,构建戏曲赋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生态、新业态。同时优化“看百戏、游江苏”戏曲之旅线路,创新戏曲消费场景,开展百戏秀、百戏咖啡、百戏文创等活动,令百戏在千行百业中百花齐放。(完)
在增进民生福祉方面,从人间烟火到生命守护,“大国重器”稳稳支撑美好生活。新型农机装备筑牢当代粮食安全屏障。智能高效稻麦联合收割机1分钟就能收割600公斤作物,大幅度提高了夏收秋收的效率。电力装备充分保障能源的安全供应。单台大型风电机组每转一圈,就够一个三口之家一天的用电;“华龙一号”“国和一号”核电机组单台年发电量超过100亿度,可以满足上千万居民的用电需求。先进轨道交通普惠大众便利出行,复兴号CR450动车投入使用以后,运营时速可以达到400公里,从北京到上海只需两个半小时。高端医疗装备为人民生命健康保驾护航。国产骨科手术机器人、腔镜手术机器人研制成功,大大提高了手术的精准度,为患者减轻了创伤痛苦。
“随随便便”,病症是纪律观念淡薄。纪律是“紧箍咒”,也是“护身符”。在思想上划出红线、在行为上明确界限,在受监督和约束的环境中工作生活,才能做到“从心所欲不逾矩”。廖俊波坚持用党的纪律规矩作为标尺,量出了交往的尺度,接待外地客商时,既“亲”又“清”,随和而不随便。
“下一步,我们将加快构建以先进制造业为骨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深入推进工业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实施打造新动能行动,坚持高水平开放,推动产业升级向“新”布局、稳健发展。”他说。
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李乐成在会上介绍,我国产业升级步伐加快,2020—2024年,我国装备制造业和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分别年均增长7.9%和8.7%,占规上工业比重分别提升到34.6%和16.3%。新能源汽车去年产量突破1300万辆,产销量连续10年保持全球第一;造船业国际市场份额持续全球领先。产业含“绿”量也在持续提升,国家级绿色工厂达到了6430家,规模以上工业单位增加值能耗不断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