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就是小浪底水利枢纽。作为黄河治理开发保护的关键控制性工程,它控制着黄河92.3%的流域面积、91.2%的径流量和近100%的输沙量,在黄河治理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反观乌鲁木齐,偏居西北一隅的位置,为向西开放提供了便利。李瀚明指出,与乌鲁木齐类似的其实是哈萨克斯坦阿拉木图,两座城市都位于亚欧航路的中间点。利用空客A321XLR这样的远程窄体机,阿拉木图成功开航伦敦。在国内,乌鲁木齐是唯一一个用窄体机能直飞欧洲的航空枢纽。
思想统一是政治统一、行动统一的基础。我们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2024年创办“统战理论大讲堂”,省市县三级统战干部线上线下同上一堂课,在“谁领导谁、谁影响谁”上始终头脑清醒、立场坚定。扎实开展统一战线各类主题教育和政治培训,结合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新中国成立75周年等重要时间节点组织座谈交流,2025年创办“党外人士形势政策报告会”,引导统一战线成员坚定同我们党想在一起、站在一起、干在一起。完善联谊交友和谈心谈话制度,建立与省管党外干部谈心交流制度,省直统战系统87名副处级以上干部与210名党外代表人士建立日常联系,更加精准掌握统一战线成员思想动态,增强思想政治引领实效性。
2021年,教育部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生睡眠管理工作的通知》,要求学龄前儿童保证11小时睡眠,小学生10小时,初中生9小时,高中生8小时。然而,中国睡眠研究会发布的《2022中国国民健康睡眠白皮书》显示,小学、初中、高中学生的睡眠平均时间分别仅有7.65小时、7.48小时、6.5小时。
9月9日,《中国失眠障碍诊断和治疗指南》 (2025版) (以下简称《指南》)发布。张斌为该《指南》的通讯作者。张斌谈到,CBT-I通常要进行4—8周的系统干预,改善患者的睡眠状态,如今已是一线、最基础的睡眠障碍治疗方法,科学依据非常扎实。无论何种类型的失眠,《指南》都将CBT-I放在治疗方法推荐首位,强调尽早开展。CBT-I包括睡眠卫生教育、睡眠限制疗法、认知疗法、放松训练等。
今年8月,国际权威期刊《睡眠医学评论》发表的一篇论文估计,全球超过16%的人口患有失眠症,中国的失眠患病率为15.0%。黄志力回忆,20多年前他刚开始研究睡眠时,还难以理解为何发达国家睡眠障碍如此高发。“中国改革开放前,多数睡眠障碍都源于其他疾病,或者与其他疾病一起发生。”他说,如今,中国的睡眠障碍发生率已接近或稍微高于全球平均水平。
“很多人以为睡眠只是睡够几个小时,其实理想的睡眠远不止于此。”陆林介绍,好的睡眠首先要有规律,每天入睡和起床的时间应相对固定,避免今天熬夜、明天补觉,才能维持稳定的昼夜节律。同时,还要具备连续性和完整性,理想状态是能较快入睡,夜里少醒,或即使醒来也能很快再入睡,并在第二天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
6月14日上午,水利部组织开展抗旱专题会商,分析研判华北黄淮等北方地区旱情形势,要求即日起,受旱地区上游黄河、海河、淮河流域的控制性水库全部进入抗旱调度模式,加大下泄流量,保障抗旱用水需求,确保城乡居民饮水安全,以及规模化养殖和大牲畜用水安全,全力保障灌区农作物时令灌溉用水。6月14日15时,水利部将针对河南、河北的干旱防御应急响应提升至三级,目前维持针对山西、江苏、安徽、山东、陕西、甘肃6省的干旱防御四级应急响应,并派出两个工作组正在一线指导抗旱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