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转型升级蕴含重大机遇。中国产业厚积薄发,规模效应和全产业链优势持续凸显,投资中国就是投资未来。一方面,中国制造业规模连续15年全球第一,其中80%是冶金、化工、机械、轻工、纺织等传统产业,随着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加快推进,相关领域投资机遇将加速释放。另一方面,中国人工智能、机器人、生物医药等新产业新动能加快培育,多款人工智能大模型位居全球榜单前列,连续12年保持全球最大工业机器人市场,创新药加速研发上市,中国正以开放态度推动新兴产业、未来产业发展,将与全球合作伙伴分享产业升级的巨大投资机遇。
在沪昆高速长安服务区,不少自驾出行的旅客正在充电。记者看到,为应对充电高峰,在固定充电桩之外,服务区临时安装了5台移动充电桩,同时针对可能出现的充电排队现象,当地还在服务区旁边的收费站,新配备了20个快速充电桩。
在万宁日月湾,中旅日月湾驿站(一期)项目建设已接近尾声。国庆中秋假期,中建三局100余名工作人员正进行冲浪设备调试运行及冲浪池注水消毒工作。据悉,该项目将打造全国首个超级人工冲浪池,可实现全天候、全季化、多场景冲浪,建成后将为游客提供更丰富的旅游产品和服务,助推海南自贸港建设国际旅游消费中心。 (完)
最近两起企业补税事件引起市场关注。一是湖北枝江酒业股份有限公司被要求补税8500万元,因这笔税款被追溯至1994年,使得税务“倒查30年”成为舆论焦点。二是宁波博汇化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3月份收到当地税务要求补税5亿元的通知,最近企业宣布停产。上述两起事件,引起了一些企业人士的担忧。这些担忧包括是否存在全国性查税,不少企业担忧如果倒查多年需要补税,这对于经营困难的当下无疑是“雪上加霜”。跟多位省级、市级税务人士交流得知,目前并没有全国性查税部署。一些地方根据当地税收大数据风险提示等对个别企业查税,是日常工作,也是税务部门正常履职。毕竟税务部门主要负责税收、社会保险费和有关非税收入的征收管理,发现偷逃税、少缴税行为,理应依法制止,否则就是渎职。(第一财经)
“两船协同、同步观测”是这个航次最亮眼的特点之一。在北冰洋北纬75°以上的高纬海域,科考船相互协作,一边破冰开辟作业区域,一边同步收集海洋水文、水体化学、海冰环境等关键数据,让数据可比性大幅提升,更填补了北冰洋高纬区域多项关键环境参数的观测空白,为后续海冰与海洋环境预测预报打下坚实基础。
您知道昨天北斗卫星导航系统被调用过多少次吗?今天(2日),高德发布国庆中秋长假首日数据:10月1日,高德调用国家自主知识产权的北斗卫星日定位量近1万亿次,创下北斗规模化民用新纪录,支撑导航总里程数超90亿公里,相当于在地球与月球之间往返11000多次。据了解,峰值期间,每分钟有超过1300万用户,通过高德获取实时北斗导航服务。
针对近期持续高温干旱对农业生产造成的不利影响,农业农村部在前期发布预警信息的基础上,于6月11日对河北、山西、江苏、安徽、山东、河南、陕西等省启动农业重大自然灾害四级应急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