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乌兹别克斯坦努库斯市的咸海滨湖区盐碱地上,棉田绵延成片,枝头的棉花长势喜人。这里是由中国企业与乌兹别克斯坦咸海国际创新中心合作打造的“光伏+棉花水肥一体化”种植试验示范区。
王宏志表示,国家能源局加快能源产供储销体系建设,有效满足了快速增长的能源需求。2024年全国发电量超10万亿千瓦时,占全球1/3,能源生产总量折合约50亿吨标准煤,占比超全球1/5,保障了能源供应“量足价稳”。这五年,能源资源配置更加优化,横跨东西、纵贯南北、连通海外的能源基础设施网络更加完善,有力带动了中西部地区资源优势加快转化为发展优势,也为经济大省挑大梁提供了坚实的能源保障,东部地区用能中,有40%来自“西电东送”“西气东输”“北煤南运”等“能源大动脉”。“十四五”期间,我国建成了全球最大的电动汽车充电网络,每5辆车就有2个充电桩,老百姓充电更省心。
对此,鹅湖已有布局。今年二季度,总投资19.5亿元的鹅真荡EOD项目启动,将生态修复与产业发展同步推进;近期即将上线的文旅数字人项目,试图通过智慧化手段提升服务体验;而南青荡恩霖马术俱乐部等新项目,正瞄准细分客群打造差异化优势。
8月26日电 8月26日,生态环境部召开例行新闻发布会。生态环境部水生态环境司司长蒋火华在会上介绍,2025年是“十四五”收官之年,也是谋划“十五五”的关键一年,各地区、各部门深入打好碧水保卫战,抓好美丽河湖保护与建设,推动水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取得新成效。
阿勒屯古街于2023年成功入选自治区“非遗集市”和夜间经济示范街区。近年来,随着哈密市文旅产业的蓬勃发展和美丽乡村建设的持续推进,这条充满民俗风情的古街人气持续攀升,大批游客被其文化氛围与烟火气息吸引前来打卡。商机也随之涌现,不少商家选择在此落户,本地人王芳便是其中之一。
刘彬和许多年轻人一样热衷“摇”盲盒。“边摇边凑近耳朵仔细听,经验丰富的人有可能辨认出隐藏款。”刘彬说,摇盲盒摇到自己想要的款式,会让人感到惊喜和满足。
第一,能源自主创新能力持续增强。国家能源局以重大科技项目为牵引、重大能源工程为依托,加快推动关键核心技术自主攻关,在新能源发电、百万千瓦级水电、先进核电、重型燃气轮机、智能电网、深地深水油气勘探开发、特厚煤层智能综合开采等领域都取得了新突破。
内外贸一体化推进,新发展格局加速形成。加快内外贸一体化发展是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对促进经济发展、扩大内需、稳定企业具有重要作用。今年以来,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我国外贸展现出强劲韧性。前7个月进出口实现3.5%的增长,呈现量质齐升的良好态势。对新兴市场进出口增长5%,占比达到65.5%,其中对东盟、非洲进出口分别增长9.4%和17.2%。机电产品出口增长9.3%,占比60%,智能家居、电动汽车、工业机器人等高技术、高附加值产品保持较高出口增速。中西部地区外贸进出口增长显著,中部六省增长11.6%,西部十二省区市增长10.5%。国内消费市场活力持续释放,前7个月农村网络零售额同比增长6.4%,农产品网络零售额增长7.4%。7月份全社会用电量同比增长8.6%,其中第一产业用电量增长20.2%,第三产业用电量增长10.7%。数据表明,我国内需潜力持续释放,内外贸一体化进程加快推进,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正在加速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