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干事阿祖莱表示,教育、文化、科学是推动和平与社会发展的核心要素。如今,保证这些领域获得可持续资金支持至关重要。削弱这些支持,将令我们共同的未来面临风险。
辽宁教育学院党委书记于宏国在致辞中表示,让书香氤氲校园,让阅读浸润心灵,做强“书香辽宁”品牌,是全省广大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见山海 阅辽宁》以书香辽宁为基,赓续阅读新时代使命;以山河文脉为魂,彰显“阅辽宁”之文化自信;以全民阅读为引,诠释辽宁振兴新篇章。
山东大学是尼山世界文明论坛学术支持单位。学校副校长曹现强介绍说,本届论坛大量增加了高端访谈、高端对话、分组对话等互动形式的学术活动,以更好地实现与会者的互动交流。其中,高端访谈增设观众与嘉宾问答环节,实现了从“嘉宾主导”到“全员思辨”的模式革新,让每一份学术热忱都能在对话中得到回应。8场分组对话也增加现场提问、互相切磋探讨等创新环节,让不同学科、领域的见解在互动中更好地交织融合。
公开资料显示,陈政高,男,汉族,1952年3月生,辽宁海城人,1970年12月参加工作,东北财经大学金融系货币银行学专业毕业,经济学硕士,系十七届中央候补委员、十八届中央委员。
当天,2025中国—东盟图书影响力报告发布会在南宁举办。报告称,中国—东盟图书的输出品种数和影响力持续增长。2020年—2024年,147家参与数据征集的中国出版机构,向东盟各国共输出图书3395种,引进东盟图书186种。2024年输出品种数较2020年增长4.2%,影响力指数增长183%。
王毅表示,当前国际局势变乱交织,越是冲突频发的时代,越需要润物无声的人文交流;越是乱象丛生的世界,越需要携手走出迷思,把握正确方向。中法作为东西方文明的重要代表,都拥有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既各美其美,又美美与共,共同为人类进步带来智慧和启迪。中法建交不仅是两个独立大国的握手,也是两个伟大文明的交汇。中法高级别人文交流机制积极推动两国人文交流,有力促进了双方民心相通。今年是中法关系“新甲子”开局之年,中法高级别人文交流机制也进入第二个10年。双方要以两国元首共识为引领,传承独立自主、相互理解、高瞻远瞩、互利共赢的建交精神,不断深化中法人文交流,为中欧乃至全球文明交流作出表率,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筑路架桥。
扎紧制度笼子,堵塞管理漏洞。广东省清远市清新区将扎实推进“公务餐”改革作为有效遏制违规接待的重要抓手,统一设置“公务餐”窗口,推动同城公务接待由“公函吃桌餐”变为“自行扫码用餐”;规范非同城区域公务接待,如因工作需要可严格按照接待标准安排一次工作餐,其余统一提供“公务餐”;建设“公务餐”清分清算平台,解决外来公务人员跨机构结算问题。今年一季度,该区公务接待人次减少65.5%,人均费用降低68.8%。
分委会中方主席、中国生态环境部部长黄润秋和俄方主席、俄罗斯联邦自然资源与生态部部长科兹洛夫分别率团出席并共同主持会议。黄润秋表示,中俄是山水相连的友好邻邦,两国元首今年5月共同签署联合声明,为未来环保合作锚定了战略航向。近年来,双方在环境应急联络、跨界水体水质监测、跨界自然保护地及生物多样性保护等传统领域的合作稳步推进,在固体废物管理、应对气候变化等新兴领域的合作不断拓展,在多边框架下的协调配合持续加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