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知识危机的问题其实是更加深化的。在这种断裂当中,我们需要什么样的连接?甚至可以说它是某种中间物。鲁迅曾经用过中间物这个概念,包括人也是一个中间物,恰恰这个中间物的“中”,很多时候其实是有一个接口,包括中道、中庸、中间道路、第三只眼睛。这个时候知识分子应该起到一个连接的管道作用,或者提供一种视野、一种角度,而不是煽动情绪、贩卖焦虑或者“撒娇”,这需要非常严肃的对知识的责任感。关于知识分子的命运和道路,并非零散的、从天而降的,或者像恐龙一样突然就没有了,而是有一条有迹可循的脉络。现在,我们更是到了“却顾所来径”的时候。
今天的媒体空间已经是一个各种各样的人争夺话语权的博弈场所,而传统知识分子屡战屡败。每年B站有百大UP主授奖庆典,我很感叹,除了罗翔,除了刘擎,其他98位几乎都名不见经传,有兽医、气象预报员、监狱的看守,五花八门你能想到的,都能成为百大UP主。我想找找我的位置在哪里——千名、万名之外。当然他们也提供知识,这些知识是我们在教科书里、在传统媒体上得不到的。通过他们我们窥见非常丰富的生活,我们知道了世界这么大,可以通过他们看一看,不必自己去看。包括“忽左忽右”这样的播客,也成了我们获取知识的窗口。
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遵义会议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红岩精神、抗美援朝精神、“两弹一星”精神、特区精神、抗洪精神、抗震救灾精神、抗疫精神……2021年2月,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勾勒出百年征程的精神谱系。
当年我做过微信公众号,复旦大学有一个榜单,我很骄傲地说我连续三年是第一名,第二名是复旦官方的公众号。我后来停更了,因为真的很累。做到后来就纯粹是为了流量,当然这个时候我就非常小心,因为人很喜欢创造一个东西,用这个东西去连接他人,甚至控制他人。知识分子应该知道,权力是一把双刃剑,流量也是。作为知识分子,我还残存着传统知识分子的骄傲,我有一个反省,知道流量最后可能也会把我们吞掉。当年博客出现的时候,美国一年死了多少博主,每天加班加点。说到这个控制,连我的健康都会被它控制了。
与摩根士丹利一样,A股上市公司调研已成为各大外资金融机构研报背后不可或缺的“必修课”。今年以来,外资对A股公司的调研节奏显著提速:截至目前,年内已有680家外资机构累计完成A股公司调研超5620次,其中多家机构的调研频次更是突破100次。
许纪霖:你前面提到五四,我前面提到了吴宓和梅光迪,他们是学衡派知识分子,他们是“哈佛帮”,在哈佛留学,坚守中国古典精神,他们也非常敬佩陈寅恪。陈寅恪是学衡派的精神领袖,他继续用半文半白的语言坚守学术阵地,坚守学术共和国,这很好。但是吴宓和梅光迪“既要又要”,既想成为陈寅恪这样的学术大师,又觉得自己留过学,还是哈佛的,而胡适是哥大的,凭什么对西方文化又不懂,回到中国风头这么劲?心里就嫉妒,于是赶紧回中国和胡适“决战”。“决战”的战场在哪里?不在校园,而在公共媒体。
冯守权在致辞中对侨胞们的深情厚谊表示衷心感谢,高度赞扬在巴侨胞取得的辉煌成就和对当地社会做出的重要贡献,特别肯定了巴西东北同乡总会在促进中巴交流合作发挥的桥梁作用。他表示,作为中国重要的工业基地,辽宁产业门类齐全、发展潜力巨大,去年经济总量突破3.2万亿元(人民币),主要经济指标增幅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诚挚邀请广大侨胞,“常回家乡看看,亲身感受辽宁的发展变化,辽宁永远是侨胞们最坚强的后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