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逢四说事唠着法”延续了乡村定期议事的习俗,而“指尖普法e指禅”则让这些传统智慧插上了互联网的翅膀……在全国网络普法行·甘肃站启动仪式现场,当南梁说唱《e法耀陇原》响起,这个融合非遗艺术与网络元素的节目,是甘肃用创新方式传承红色法治基因、推进网络普法的生动缩影。
近些年我们也能看到这些举措,中国推出大规模减税降费政策,有不少是长期执行的制度性政策。比如为消除重复征税,营业税改为增值税;增值税基本税率从17%降至13%;个人所得税也通过扩大税率级距、增加专项附加扣除、提高起征点,实际降低了税负;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单位缴费比例降至16%等。
面对挑战,中国显示产业正在寻找新的增长路径。在获得LCD市场的较大市场份额之后,中国显示产业已瞄准更前沿领域:深度布局可实现曲面、折叠、卷曲、拉伸的OLED技术,可应用于智能眼镜的Micro-LED等高端技术领域,竞逐万物互联时代的屏幕话语权。
在距离地球400公里的轨道上,(载人或货运)飞船以毫米级精度与中国空间站组合体顺利对接,实验舱段通过优雅的“太空转体”如期完成空间站“T”字构型的建造,这些“太空芭蕾”的背后有中国空间站对接与转位技术的默默支撑。
近年来,针对基层普法覆盖不均、红色资源转化不足、传统传播效能偏低等问题,庆阳以“巧儿说法”品牌为核心,聘请封芝琴老人为代言人,构建“线上+线下”“传统+现代”的立体化普法体系,11年间累计推送案例超2800期,让80多年前的“巧儿”故事在数字时代焕发新生。
许多城市积极响应、主动创新,探索出一系列特色鲜明、群众获得感强的美丽城市建设经验做法。例如,广州积极创新区域性环保建设项目金融支持模式,搭建政府、银行、企业三方合作平台,运用开发性金融工具助力美丽广州建设;厦门以筼筜湖治理为引领,提出湾区综合整治理念,从海岛小城蝶变为高颜值现代化城市;重庆推动公园市场化改革,引入社会资本,打造“百园之城”;成都夯实生态本底,建立生态交易平台,擦亮“雪山下的公园城市”名片;大理推进“旅游+”模式,修复洱海生态与古城文化,绘就人城和谐新画卷。
国家发展改革委党组成员、国家能源局局长王宏志在会上表示,“十四五”是绿色低碳转型最快的五年。我国构建起全球最大、发展最快的可再生能源体系,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占比由40%提升至60%左右,风电光伏每年新增装机先后突破1亿、2亿、3亿千瓦关口,实现台阶式跃升发展,发展速度和力度前所未有。能源消费“逐绿前行”,全社会用电量中,每3度电就有1度绿电。全国能源消费中,非化石能源占比每年增加1个百分点,预计将超额完成“十四五”确定的20%目标,煤炭占比每年减少1个百分点,这“一增一减”大大提升了经济发展的“含绿量”。我国出口的风电光伏产品,“十四五”期间累计为其他国家减少碳排放约41亿吨,为全球低碳转型作出了重大贡献。
文章说,中国在非洲投资支持的项目夯实了关键系统根基,催生了新兴市场。文章举例说,坦桑尼亚的国家信息通信技术宽带骨干网项目显著拓宽了宽带覆盖范围,让线上医疗和线上学习成为可能,并强化了电子政务服务体系;塞拉利昂的中塞友好医院持续提升当地的医疗服务水平,在抗击埃博拉疫情期间发挥了关键作用……文章说,这些项目的故事或许不会成为西方媒体的头条新闻,但它们实实在在提振了市场,培养了劳动技能,为非洲企业的蓬勃发展创造了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