傍晚时分,驾校训练场的灯亮了起来。大学生们结束了一天的练习,互相分享饮料,讨论着当天练车的失误和进步。这个在方向盘前度过的暑假,虽然有汗水和困难,但当他们握住方向盘时,心里不仅有拿到驾照的期待,还有对成长的向往。
Zelin, Madeleine (2005). The Merchants of Zigong: Industrial Entrepreneurship in Early Modern China.
监测港口完成货物吞吐量26894.1万吨,环比增长10.87%,完成集装箱吞吐量679.2万标箱,环比增长19.58%;
入职时以为只是做普通销售,却因公司涉嫌诈骗成为“从犯”;面试时宣称“低门槛高回报”,实则暗藏违法陷阱……小夏的遭遇并非个例。一些企业以高薪岗位诱骗求职者参与非法业务,导致劳动者在不知情或“半推半就”的情况下陷入“公司犯法,员工担责”泥潭。
华盛顿国际钢琴艺术理事会“获奖者经典圈”钢琴音乐会当天在中国驻美国大使馆举行。谢锋受邀担任本届“获奖者经典圈”荣誉主席并发表致辞。
长芦盐商的历史,从来就不是单线条的“受压迫史”。相反,正如关文斌所指出,清政府与盐商之间既有掠夺性的剥削关系,也存在庇护性与合作性的互利关系。这一演变大致经历三个阶段:清承明制的原始积累“掠夺期”。新朝伊始,清廷保留了大部分明朝的盐务经营管理制度,即“包税制”:商人预缴盐税行盐后,获得世袭购买、运输和销售食盐的专营权。此外,初创的清廷更以附加税、纳贡、摊派等形式进行额外税收,缓解迫切的财政需要。商人处于被动应对状态(49、54-56页)。盛清的休养生息期。三藩之乱平定后,康雍乾盛世开始。此时,国家与长芦盐商的关系进入蓬勃发展期。廷清为了维系财政稳定,开始提供“发商生息”、税收减免等“恩典性”财政安排以及户部盐课奏销程序修订等制度性改善,为长芦盐商的发展带来一些机会。此时,商人以“捐输报销”等方式予以回报,甚或是通过行贿来影响国家政策,尽管这些活动多数事半功倍(57-62页)。晚清再次进入掠夺期:道光以后,清廷面对财政危机和外患压力,恢复甚至加剧了对盐商的经济压榨。首先,1810年代铜钱与银两兑换问题使得盐商难以为继。而为了支付河工海防等工程,国家亦不断增加盐价,所收钱文悉数随盐课上缴国库。而太平军和捻军等活动,更对盐斤运销带来毁灭性打击。为应对这些变化,长芦盐商通过走私、行贿等方法在夹缝中求生存(67-71页)。
近年来,中国进一步加强历史文化保护,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根植于传统、通向世界的中国IP不断涌现,持续为文旅产业注入澎湃动能。
辽宁大连自贸片区围绕锂电池出口企业的实际诉求,创新推出“出口锂电池循环包装检验模式”,破解传统塑料包装箱“一次性使用、成本高昂”的难题。该模式今年已累计使用循环包装箱超19万箱次,帮助企业节省成本3800余万元,推动绿色包装与节能降耗并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