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海《新世界》剧场,15条人物主线、100多条支线剧情、70余位专业演员构成一个电影片场级的置景,游客王莎莎化身中共地下党,代入角色的她挡在线人前面,保护其安全。“影视道具很逼真,代入感太强了!已经三刷这个剧,每次体验都不一样。”她告诉调研组。越来越多的沉浸式演艺项目摒弃了固定观众席与舞台的观演模式,观众在参与剧情发展的同时也成为剧情的一部分,由此获得了独特且完整的体验。
今年4月下旬,2025年度上海“沪惠保”正式开启投保窗口。作为全国参保人数规模最大的“惠民保”项目,“沪惠保”4年累计参保人数已突破2600万人次。截至2025年3月底,累计赔付金额超22亿元。与此同时,“沪惠保”自推出以来不断升级理赔服务。2024年升级主动理赔服务,实现从客户自主索赔到主动理赔的便捷,电子诊疗数据应用率从首年的65%进一步提升至90%,平均结案时效优化至当天完成。2024年“沪惠保”打通上海市质子重离子医院直赔服务,缓解患者高额诊金垫付压力,截至目前,已为93名参保人提供约1630万元的垫付赔款。
德国尤尼马蒂自动化公司销售总监尤尔根·基尔斯特告诉记者,该公司在江苏昆山成立了合资公司,专注生产汽车减震器、座椅等设备。近年来,随着中国高质量发展不断推进,中国供应链性价比优势明显,产自中国的高质量机械零部件备受德国客户欢迎,德国市场对中国制造的接受度不断提升。“我先后访华30多次,为中国经济发展速度和科技创新成就感到欣喜。”基尔斯特说。
“当游客通过触觉、视觉、嗅觉接入特定情境时,认知与情感的沉浸会自然发生。现在的文旅演艺,早就不只是‘看个热闹’了,需要调动游客的感官,让其全身心融入故事里。”《长安十二时辰》运营负责人邹林丰告诉调研组,这种打破传统“视觉为主、听觉为辅”的沉浸式演艺,让游客全方位“入戏”,体验感直接拉满。
促进城市历史文化交流互鉴既有“高度”又有“温度”。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国愿同各国一道,做友好合作的践行者、文明互鉴的推动者、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参与者,共同开创世界的美好未来。”以繁荣城市文化推动城市发展,是城市演进过程中的普遍现象和一般规律。不同城市的历史文化遗产,如北京的故宫、罗马的斗兽场、开罗的金字塔等,都是人类文明的鲜活载体。城市文化充满活力的关键就在于多元文化的交流互鉴、融合创新。我们要加强城市历史文化国际交流传播,在既有“高度”又有“温度”的文明互鉴中更好激发城市文化发展内生动力。提升城市文化交流互鉴的“高度”,就要深刻总结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我国城市赓续历史文脉、坚持守正创新的重大成就和成功经验,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在与其他国家城市文化交流互鉴的过程中深刻认识中国智慧、中国方案的道理所在、优势所在,在借鉴人类一切优秀文明成果的同时,不断坚定走中国特色城市发展道路的信心和决心。彰显城市文化交流互鉴的“温度”,就要立体刻画中华大地上历史古都、国际都会、区域城市、传统城镇多态多元的城市文化之脉、文化之貌、文化之韵、文化之美,让我国城市历史文化更加打动人心,在持续弘扬、走向世界的过程中实现对城市独特历史文脉的更好赓续和有效保护。
此外,秋季人体水分蒸发快,需多喝温水(少量多次),也可饮用淡茶、秋梨膏水等,保持呼吸道湿润,避免过度饮用冷饮,以免刺激肺部和脾胃。
“今年上半年中国经济的表现非常稳健,不仅是在数字上保持增长,更重要的是,中国将发展重心转向追求质量,这尤其值得肯定。”埃及中国事务专家、埃及希克迈特文化产业集团总裁艾哈迈德·赛义德表示,他曾在中国生活和工作多年,亲身感受到中国在创新领域的进步。中国在新能源、智能制造领域的快速突破,让他深感中国的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并不是一句口号,而是切实可行的行动,中国在全球科技发展领域正逐渐成为领跑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