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浙江省人民检察院将该线索逐级交舟山市普陀区人民检察院(以下简称普陀区院)办理。在省、市检察院指导下,普陀区院通过实地勘查、调阅史籍、咨询专家等方式开展调查。经查,辖区东极镇青浜岛“小孩洞”是距离“里斯本丸”号沉没地最近的陆地,384名英军战俘被营救上岛后遭日军地毯式搜索,仅3名英军战俘依靠藏匿于“小孩洞”躲过搜索,得以向世界公开日军虐待、杀害英军战俘的暴行。“小孩洞”作为可靠隐藏地,是中英共同抗击法西斯侵略的见证。但截至调查时,“小孩洞”尚未纳入文物名录,无准确原址的官方文字、图片记录,无现场警示、防护围栏,伴随一系列自然、人为因素影响,其准确原址及其原貌存在毁损、灭失风险。
2025年8月20日,区文旅局回函,已第一时间成立工作专班,将“小孩洞”列入新发现文物调查线索,经现场调查、数据采集、定位测量等工作,已启动作为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新发现文物登记程序。同时,区文旅局联合属地政府,凝聚多方力量,以“小孩洞”活化利用为契机,与“里斯本丸”营救事件纪念馆、东极渔民营救英俘纪念碑等形成爱国主义教育路线,促进保护、发展和传承。
得道者多助。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得到世界反法西斯力量的宝贵援助和支持。苏联给予中国抗战有力的物资支持,美国“飞虎队”冒险开辟驼峰航线,加拿大医生白求恩、印度医生柯棣华不远万里来华救死扶伤,德国的拉贝、丹麦的辛德贝格千方百计保护中国难民,英国的林迈可、国际主义战士汉斯·希伯等向世界宣传中国抗战壮举……用鲜血和生命铸就的战斗情谊,凝结着各国人民反抗法西斯的巨大勇气,寄托着人类对和平与正义的恒久追求。
“歌声远,琴声颤,草原上春意暖……”这片鸿雁经常驻留的地方,也让苏木娅们感受到了真情与温暖。中蒙守望相助的民间友好情谊,在边城医者的手中向周边毗邻地区乃至更广空间不断传递。
抗战红色文物是党带领人民开展艰苦卓绝抗日战争的重要见证,是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推进强国建设的鲜活载体。检察机关针对私有权属革命文物修缮难题,在依法保障群众合法权益的基础上,督促多个行政机关协同履职,通过系统修缮、整体保护方式,切实消除抗战文物安全隐患,充分激活了抗战文物爱国主义教育功能。
该校华文教师分别为大家分享图片背后的故事。参与活动的家长表示,希望广大侨胞尤其是青年一代能从历史中汲取精神力量,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力量。(完)
据上海广播电视台报道,顾女士一共支付了546.85元,其中充电费108.45元,还有一笔438.4元的支出是超时占用费,这笔费用是因为她充电结束后占用车位94分钟而产生的。
8月29日,国家公布了第四批国家级抗战纪念设施、遗址名录。对两处留存侵华日军罪证的遗址的保护工作,习近平总书记曾作出重要批示,指出:“国家确立的抗战纪念设施和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是激发爱国热情、凝聚人民力量、培育民族精神的重要场所,应当受到严格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