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误诊背后最主要的问题,是睡眠医学这个学科,在大众和许多医生中认知度不高。”张斌谈道,现在部分看睡眠障碍疾病的医生在系统学习阶段,并未受到专业的睡眠医学知识培训。一旦遇到睡不好的患者,就误认为其是严重的睡眠呼吸暂停、梦游症等。
“睡眠医学的发展,是一个系统工程。还要有相应的医保和支付政策,把规范的诊疗方式落地。”韩芳表示。陆林表示,目前的医保付费政策无法精准体现睡眠医学整合诊疗的智力价值。付费项目零散地集中在检查和治疗设备上,但对于至关重要的多学科评估、长期慢病管理、认知行为治疗等服务,收费标准不合理,使得睡眠门诊的运营难以实现经济效益的良性循环,从而丧失了独立发展的内在动力。
成年人正常的整夜睡眠会经历4—6个睡眠周期,每个周期由浅到深,大约为90—100分钟,包括非快速眼动睡眠(NREM)和快速眼动睡眠(REM),不同阶段在情绪调节和记忆巩固中承担不同功能。陆林介绍,酒精会严重破坏睡眠结构,抑制快速眼动睡眠,导致睡眠变浅、多梦、易醒,并且后半夜醒来后,更难再次入睡。事实上,这只是在欺骗大脑,并没有真正消除睡眠负债。
公司车间内,320名柯尔克孜族女工忙着赶制新一批裤装。望着眼前的工人,李燕感慨道,这些有技术的女工成了公司最强大的支柱,今年上半年该公司接了100万件订单,仅裤子就有三四十万件,产品远销日本、欧洲、中东等地。
“176个国家和地区在琼投资,经济外向度提高到35%。”余翔表示,正是在一系列开放制度的推动下,海南外向型经济实现了蓬勃发展。
职场高压人群、慢性病患者、精神心理疾病患者都是失眠的高危人群。陆林提醒,如果接受常规治疗后仍持续失眠,或者在失眠的同时,伴随焦虑抑郁、慢性疼痛、心血管疾病等,需格外警惕。2018年发表在《临床睡眠医学杂志》的一篇论文中提到,60岁以上老年人中,近半数经历过入睡困难或睡眠维持困难,其中12%—20%被诊断为失眠。陆林介绍,老年人的失眠常被误认为是正常衰老表现,但实际上往往与疾病、药物及社会角色转变等有关。
从事古籍修复工作18年,汪帆有一个重要心得:古籍修复其实是一个是不断学习、思考的过程,“修完一本书,我总想着怎样处理效果可能会更好一些。”
彭思璇指出,目前主要分三步推进,第一步为载荷试运营,搭载大米、沙包等测试;第二步为载人试运营,目前每天约12个飞行班次,五成左右班次可载人,同时进行空载常态化训练;第三步为面向公众全面开放。首先面向内部员工及外部定向邀约的乘客,通过购票平台进行乘机体验,在积累足够的安全运营经验后,运营商将对外公开售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