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在大湾区创业的澳门青年,我们更注重与当地经济的融合发展。”谭祥明指着木屋群介绍道,“这里有5栋木屋是桂山村委托我们经营的,现已成为营地的‘王牌产品’,每逢节假日都供不应求,为当地村集体带来了可观的收入。”
“八一七稻米节”源于2015年,广大“稻米”(《盗墓笔记》粉丝——记者注)自发组织前往长白山,共同迎接《盗墓笔记》小说中“张起灵回归”的10年约定。这一自发形成的聚会,逐渐演变成每年8月17日具有特殊意义的粉丝文化节日“稻米节”。
“疯装”与桑披岭寺、白藏房并称为“乡城三绝”,是当地女性的一种特殊传统服装,包括衬衣、外套、马甲、腰带、围腰,也是迎亲嫁娶、节日庆典等吉祥日子里必穿的盛装,其特别之处主要在于用色大胆且左襟在外,右襟在里。
非遗的生命力不仅在于传承,更在于创新与发展。如今,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将古老的技艺与现代审美、生活方式相结合,开发出符合当代消费需求的产品,让“老”手艺实现“新”蜕变。
而就记者关注的光伏能源消纳问题,山东省发展改革委主任孙爱军表示,随着光伏规模的迅速扩大,消纳压力也在上升,山东正依托沿海良好的地质水文条件,加快发展核电,海陆并进开发风电,逐步改变以光伏为主的新能源结构,带动能源投资快速增长。2024年,山东新能源投资突破2100亿元。同时,围绕促进新能源消纳,山东出台了提速建设新型储能、拓展消纳模式、推进电价市场化改革等一揽子政策措施,确保绿电既“发得出”、又“用得好”。
兰州9月19日电 (王牧雨 田鹏鹤)距离中国传统中秋佳节尚有半月,在位于甘肃兰州的“裕笼斋”面点店里,面团飘香,蒸汽氤氲。店主马瑞把刚出蒸箱的“月饼”码在竹屉上——它们巴掌大小,桂树、玉兔、祥云纹样纤毫毕现,却既不是烤,也不是烙,而是用胶东花饽饽非遗技艺“蒸”出来的月饼。既保留传统韵味,又充满现代巧思,成为今年当地中秋市场的一抹亮色。
甘肃庆阳东数西算产业园区管委会党工委委员、副主任豆娜介绍称,截至目前,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络国家枢纽(甘肃·庆阳)节点已成为全国八大节点中增速最快、增量最大的数据中心集群。
关于“碰撞”,影展创始人、福建省广播影视集团副董事长洪雷想起一个意料外的场面:9月5日,100多个青年创作者深夜聚会,在一家火锅店的二层坐了十几桌,来自大陆、台湾和海外的创作者,身上贴着自己的名字,当面交谈。“让大家见面,就是我们(办展)最大的意义。”洪雷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