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核心引擎的绵竹市,贡献了德阳85%以上的白酒产能,并在全国率先设立县级酒类产业发展局,组建绵竹酒业集团,每年拨付不低于2000万元专项资金,强力推动品牌建设、品质升级与酒旅融合,助力德阳产区“建设全国优势白酒产区”。
在占地5万平方米的万吨陶坛库中,23000多个陶坛犹如兵马俑般排列,在时光中陈酿,是剑南春的好酒根基。据悉,这是剑南春最大的陶坛酒库房,也是目前中国最大的单一原酒陶坛陈贮库。
十二届四川省委科技委员会第一次会议,有多个重要议题,包括“学习中央科技委员会有关会议精神”“审议《省委科技委员会工作规则》等文件”。
“雕塑、影像、音像、图片等形式,有助于我们挖掘并读懂更多历史。”中国孙中山研究会会长、四川大学文科讲席教授汪朝光表示,坐像原模国际化创作的历程,体现近代中国与世界交融的历史轨迹;从发现到归乡的过程,可见一条国际化互动的路径。“尤其是创作时,法国雕塑家坚持用中式服装而非西服来展现孙中山的形象,从而代表中国。这从一个侧面反映在近代中国的发展过程中,中国化、中国特色、中国式道路的重要意义。”
中国科技推动的,远不止传播方式的革新,更是表达范式的转型。过去几年中国国际形象的稳步提升,离不开“酷中国”形象的塑造以及与全球年轻一代达成的深度情感共鸣。国产游戏、虚拟数字人、元宇宙等新兴载体正以年轻人熟悉的语态讲述中国故事:中国网游将“黑科技”与传统文化元素熔于一炉,非遗技艺在虚拟世界焕发新生,汉服文化借直播风靡全球,国风音乐于短视频平台广为传唱……这些创新实践有效拉近了全球用户与中国文化的“心距离”,让年轻一代在沉浸式体验中,自发成为中国故事的传播者、诠释者。这种从“文化输出”到“情感共鸣”的范式转变,正在为中国国际形象的塑造注入源源不断的新动能,也让古老的中华文明在数字时代的全球对话中,展现出历久弥新的生命力与感染力。
今年是中缅建交75周年,近年来,中缅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不断巩固和发展,各领域合作取得丰硕成果。随着“一带一路”倡议和中缅经济走廊建设的深入推进,滇缅经贸合作也迎来新的历史机遇,双方贸易规模不断扩大,投资合作日益深化。
加开城际间旅客列车。加开乌海西至通辽间K2662/2/3/2、K2661/4/1次旅客列车,旅行时间较现图压缩3小时10分,促进蒙东与蒙西地区间交流;加开长春(西)至吉林间C1235/6、C1237/8次旅客列车,城际列车开行密度进一步增加。大连至石家庄北的K715/8/5、K716/7/6次旅客列车运行区段调整为大连至合肥;吉林至南通方向的K1986/3、K1984/5次旅客列车延长至启东终到始发,密切东北地区与中、东部地区联系。
中国科技“点亮”中国故事,未来还蕴藏无限可能。随着前沿科技加速“飞入寻常百姓家”,讲述中国故事的主体与形式将经历更深刻的变革——技术赋能让更多普通人拥有讲述身边故事的可能。未来,更多承载着真实情感与时代印记的中国故事,将通过多元化的个性表达,在全球受众心中激起情感的涟漪。中国故事也必将借科技之力走得更远、传得更广,在世界文明的星空留下更多温暖而璀璨的印记。(宋佳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