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到检察建议书后,两部门对王山寨抗日遗址联合开展修复保护工作。将抗战遗址依法认定为革命文物,将纪念碑亭列入烈士纪念设施名录,重新划定保护范围,明确保护单位,设立保护标识;对残损严重的碑亭结构进行加固处理,清洗涂划字迹、修复石碑基座;对附属纪念设施进行翻新,在八路军驻洛办事处纪念馆的指导下,重新设置布展规划,现已完成三处陈展,后续工作有序开展中。
推动上海合作组织更好发展,中方始终讲求一个“实”字。中方计划在有需要的成员国实施100个“小而美”民生项目;今年年内向成员国提供20亿元人民币无偿援助,未来3年对银行联合体成员行新增发放100亿元人民币贷款;从明年开始,在现有基础上将上海合作组织专项奖学金名额翻一番,实施上海合作组织博士生创新培养计划,共育学术科研卓越人才;未来5年,在成员国建设10所“鲁班工坊”,提供1万个人力资源研修培训名额。
在地球科学与技术学院的报名现场,新生在完成报到手续后,还会领取一张“寻宝图”,参与者需实地到学院的三处教学楼和实验室找寻答案,全部答题完毕,现场可领取装有各种矿石、矿物标本的小盲盒。
收到检察建议后,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对全市烈士纪念设施现状进行全面调查,修复损坏碑体6处,重新安装大理石护栏29处,铺设大理石地面18处,描金描红碑体文字25处,并对工程进行了竣工验收。同时,组织300余人次对全市67处烈士纪念碑进行环境整治,清理杂草、建筑垃圾和农业垃圾,恢复烈士纪念设施周边庄严环境。
这两天,东南大学迎来了4256名本科新生。学子们满怀憧憬与希望步入校园,开启人生新篇章。校园内处处洋溢着温暖而热烈的迎新氛围。在新生报到现场,设有专门的“绿色通道”。在这里,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可通过“一站式”游园打卡的形式,了解费用缓缴办理、资助政策讲解、生活学习礼包发放等流程,办理入学更加简单便捷。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医疗队此行不仅完成手术,还将超声介入操作、移动医疗车使用等技术倾囊相授,让中国医疗的温度和上合组织的协作精神在异国他乡持续绽放光彩。
这套机器人人脸识别系统,是事先采集了新生的人脸图片和学籍信息,然后通过人脸识别模型进行特征提取并保存到机器人系统里。这样的刷脸报到方式,大大缩短了现场人工比对、查验的时间,提高了报到效率。
2025年7月8日,普陀区院召开公开听证会,邀请该历史事件研究专家、文物专家及全国人大代表、区政协委员、人民监督员等参加听证,与普陀区文化和广电旅游体育局(以下简称区文旅局)达成保护首要、传承优先的共识。2025年7月10日,普陀区院向区文旅局制发检察建议,建议及时启动调查、认定程序,建立预先保护机制。2025年7月14日,普陀区院党组就该案向区委专题汇报,得到区委重视和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