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中国首座跨海梁式石桥,洛阳桥堪称宋元时期的世界级工程,著名的桥梁专家茅以升,也称洛阳桥为“中国古代桥梁的状元”。那究竟这座“超级工程”暗藏着什么样的建桥技艺?
2022年洛阳市两会期间,九三学社洛阳市委会提交提案,呼吁彻底恢复龙门泉水景观,实现长效复涌,提出“如期关闭煤矿”“依法监管地下水资源”“提升生态修复水平,保障地下水补给”等建议。
被救英军战俘之子 杰瑞·博奇:人们聚集在船上的场景,让我想到我的父亲和叔叔。他们当时就在那艘船上,我仿佛能看到他们就在那群人当中。电影结束后,我忍不住哭了。
2015年9月,诺索夫与其他苏联援华老战士后代受邀前往哈尔滨参加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活动。他注意到,中方伙伴、参观人士等都对苏中合作抗击侵略者的历史十分熟悉,对逝去的先烈们怀有深深的敬意,中国多地的苏军烈士纪念场所也得到了很好的维护。诺索夫说:“我们对于中方守护历史记忆的坚定态度表示赞赏,我与其他老战士后代也活跃在俄中友好的一线,与叔父布拉戈维申斯基的中国战友后代们保持着联系,希望将先辈用生命结下的情谊传承下去。”
所谓的燕尾榫,就是在船型桥墩的石块接缝处,这些形状像“蝴蝶结”一样的铁制结构,是古代木石建筑常用的一种连接工艺,用来固定石块,防止因海浪冲刷而松垮脱落。
具体来看,该年度授予吕西林、马大为两位院士上海市科技功臣奖,授予10人(钱小石、肖俊杰、王文涛、张鹏、李博峰、杨强、刘珅、朱美萍、张登松、张磊)上海市青年科技杰出贡献奖。
美国波特兰州立大学历史系顾问 兰迪・霍普金斯:(电影《南京照相馆》)有一个场景,那位父亲忍无可忍,为了救他的儿子,走向那些用枪指着他的人,然后给他们拍照,照片成了他的“武器”。面对日本人的侵略和掠夺,中国人手中的照片成为揭露真相的“武器”。我认为围绕照片来构思这部电影是个绝妙的想法。我觉得西方世界最好重新研究这场战争中的各方,包括日本的各种说法。因为我认为通过这一过程,我们能更接近真相。
1937年11月至1941年初,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艰难时刻,苏联援华航空队在南京、武汉、重庆等地“鹰击长空”、阻击日寇,成为两国携手反法西斯的生动写照。苏联空军中将、援华航空队指挥官阿列克谢·布拉戈维申斯基就是其中一员。日前,布拉戈维申斯基之侄弗拉基米尔·诺索夫接受本报记者专访,讲述那段风雨同舟的历史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