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9月6日电 (王牧雨)9月的陇原大地,天高云淡,山川壮丽。40位来自宝岛台湾的青年跨越海峡,在七天前踏上甘肃这片承载着八千年华夏文明的土地,展开研学之旅。从黄河之滨兰州到伏羲故里天水,从崆峒道教圣地平凉到岐黄文化源头庆阳,他们用脚步丈量历史,以心灵感知文化,在真实的触摸与对话中,重新认识中华文明的深厚与辽阔。
8月28日上午,中国煤矿文工团召开干部大会,宣布文工团领导任命决定。经文化和旅游部研究决定,任命靳东为中国煤矿文工团(中国安全生产艺术团)团长。
央广网上海9月5日消息(记者郑晓蔚 见习记者何智康 实习记者李婷)沪上清晨阳光挥洒,苏州河泛着粼粼波光。与四行仓库隔河相望的一栋绿色小楼里,传出阵阵欢笑声。
唐俐捷至今清晰记得初到英吉沙的第一个中秋。戈壁滩的夜风已带寒意,团县委的干部推门进来,第一件事便是伸手摸他们的被褥:“够不够厚?暖不暖和?”
所谓敦煌俗文学,是指在敦煌藏经洞中发现的一批以通俗语言创作、面向普通民众的文学作品。它生动反映了中国古代民间社会的风貌、文化特质和语言特点,具有独特的历史价值。
9月5日上午,百岁抗战老战士宋其祥(见图,湖北省退役军人事务厅供图)在儿子的陪同下,经湖北武汉长江大桥,来到江汉关,追忆抗战岁月。当看到江汉关博物馆里张贴的“汉阳兵工厂”老照片时,老人激动地说:“当年新兵入伍,我们发的枪就是‘汉阳造’。”
谈及中国在二战后国际关系中发挥的作用,达莱马认为,自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以来,中国作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始终是维护国际秩序的重要支柱。“中国积极参与全球治理,发挥的作用得到国际社会广泛认可。”他说,当今世界面临诸多危机与挑战,中国在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中发挥的关键作用不可或缺,是全球治理格局中的“稳定器”。
年复一年,当列车驶向喀什、莎车、英吉沙……扎根于此的年轻身影早已融进昆仑山的雪水、塔克拉玛干的风沙,他们把远方变成故乡,把梦想种进西部广袤天地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