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17年首次赴青藏高原试验到今年鲁朗试验任务顺利开展,“极目一号”浮空艇技术已在高原历经8年试验迭代升级,中国科学院空天院浮空艇系列装备也在持续技术迭代中实现了全面升级。
目前自然保护区鸟类增加到373种,其中国家一级保护鸟类26种、国家二级保护鸟类66种,有38种水鸟的种群数量超过全球总量的1%。连续两年,保护区内东方白鹳繁殖数均超过450只,黑嘴鸥繁殖数稳定在1万余只,丹顶鹤越冬数量达到389只,成为全球丹顶鹤重要越冬地。
对抗旱工作作出安排部署。印发《关于做好当前抗旱工作的紧急通知》《关于切实做好抗旱播种保苗工作的紧急通知》等文件,就抗旱播种、田间管理、旱情监测、水源调度等提出要求。严格落实以气象预报为先导的应急响应联动机制,组织相关部门滚动开展旱情会商,分析研判旱情发展趋势。及时启动省级抗旱应急四级响应,14个省辖市先后启动本地区抗旱应急响应机制,全省进入抗旱应急状态。
“大白鲸”的守护者——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空天院)浮空艇团队介绍说,“大白鲸”大名为“极目一号”浮空艇(也称系留气球),是中国科学院空天院重要的绿色科研观测设备平台,从8月份进驻鲁朗开展科研试验任务到9月19日,“大白鲸”已累计完成30次升空飞行验证,覆盖不同高度层与气象条件,为后续技术优化提供了大量实测依据。
重庆9月20日电 (黄维正)新车亮相,让人一饱前沿科技和“未来座驾”的眼福;“C弯出道”,与爱车一起走一场万众瞩目的“秀场”;滨江骑行,感受重庆悦来江湾惬意的江景与秋风……
中国科学院空天院正高级工程师、浮空艇团队负责人张泰华介绍说,在第二次青藏科考“亚洲水塔动态变化与影响”任务的支持下,中国科学院多个研究院所紧密协作,自主研发出“极目一号”浮空艇和观测载荷,核心优势集中体现为大载重能力、超长续航时长、强抗干扰性能以及对复杂环境的高适应性。
“习近平总书记今天专门发来贺信,是致公党百年华诞收到的最珍贵礼物。”现场聆听了习近平总书记的贺信,致公党中央宣传部部长张刃感触很深,“这让我回想起2018年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深刻阐述‘新型政党制度’这一伟大政治创造的丰富内涵,这些都体现出总书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建设和新时代多党合作事业的高度重视。”
张泰华透露,中国科学院空天院浮空艇系统已实现型谱化发展,观测能力从“单点碎片化”全面升级为“系统立体化”,后续目标是在目前大气观测平台基础上,逐步发展和建设成为国家的一个大科学装置,更好助力科学研究、服务国计民生。(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