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亦怀的个体经验及记录也让我们更深地了解抗战时期中国人民的日常生活史。人民饱受颠沛流离之苦,包括躲避轰炸、四处逃难、物价高涨、求学不易等。日记具体真切地展现了抗战时期温州民众的日常生活,反映战争破坏人民正常生活的实况和民众反抗侵略的努力。正是在长期的战争苦难中,在每一次的生死边缘,我们体会到生命的顽强和埋藏于人民心中生生不息的力量。可以说,这部日记既是一部生动的温州人民战时日常生活史,也是人民饱受战争苦难、反抗侵略战争的真实写照。
中国社科院世界史研究所前所长汪朝光研究员在推荐语中说,这部日记“是千千万万普通百姓所承受的颠沛流离之苦、空袭频仍之险、生活困顿之窘、社会动荡之难的真实写照”。复旦大学历史学系吴景平教授提示日记对战时地方金融业的记录极具价值,李亦怀的作为更展现了金融从业者的应变能力、职业操守和家国情怀。北京大学历史学系黄道炫教授表示:“战争、生活、金钱、世家大族……都可以在这部日记中看到脉络,从而让我们有机会感受历史深处的肌理。”南京大学历史学院张生教授则指出日记处理的是金融、“日常”和“地方”,“婚丧嫁娶背后是人际网络,推杯换盏之余是地方和中央”。
吴敏超:1941年4月第一次沦陷时,他连夜带领银行员工和家眷沿瓯江撤离,险些与日军正面遭遇,银行和家中财物损失惨重。1942年7月第二次沦陷,他将家人安置在郊区却遭日军洗劫,老母幼子一度“无衣无履”,令他痛心疾首。1944年9月第三次沦陷最为漫长,他被迫将银行迁至瑞安高楼镇,家人则避居更偏远的泰顺,骨肉分离长达9个月。每当轰炸等危急时刻过后,李亦怀都第一时间返回重整银行业务,在极端困难的环境下维持金融运转。这期间浙江地方银行总经理徐恩培被日机炸死,他还要面对员工背叛、家产尽失等打击。尤其是他精心栽培多年的得力助手在银行紧急撤离时威胁截留银行库存,无异于趁火打劫,并涉嫌挪用公款。但李亦怀始终坚守职业操守,展现出坚韧的品格。
近年来,和顺县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历经多年积淀,“我们的节日·七夕”和顺牛郎织女主题活动已成为展现和顺县城市文化底蕴、促进文旅消费升级、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窗口,以活动带动县域经济发展,以活动传承非遗,以活动彰显七夕特色,让牛郎织女文化创造性地转化成地方经济发展增长极。
吴敏超:李亦怀因工作关系,与温州政商学各界人士都有很多往来。他在温州也有很多朋友,比如吴百亨、方恭敏等,都是当地很有名望的企业家。吴百亨创办了我国第一家乳品厂——百好炼乳厂。方恭敏创办了清明化工厂,这家工厂为抗战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且一直延续至今。李亦怀热爱书画,还与当地的一些文化人有较为密切的交往。在温州籍考古学家夏鼐返温探亲期间,李亦怀还数次与他见面。
“哈尔滨之夏”的金字招牌哈尔滨勋菲尔德弦乐比赛,经过十年深耕,已成功引入WFIMC年会。WFIMC有着“音乐界的奥委会”的美誉,是全球最具权威性的音乐赛事联盟。联盟成立68年来,年会首次在中国举办并选择了哈尔滨,是国际音乐界对哈尔滨音乐文化积淀的高度认可,将进一步增强哈尔滨“音乐之都”的国际影响力。
国家防灾减灾救灾委员会办公室、应急管理部会同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向河北、山西、内蒙古、山东、河南5省(区)调拨3万件中央救灾物资,支持地方做好抗旱救灾各项工作。
但这份成功,并不简单。除了团队的辛勤付出,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杭州全额援建的阿克苏市电商产业园,一个要素齐全、服务完备、产业融合、业态丰富的电商产业综合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