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0日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三届职业技能大赛(简称第三届全国技能大赛)首个比赛日,在结构与建筑竞技场地,一边是此起彼伏的切割声、敲击声,一边是啪啪的键盘敲击声。
川军抗战馆内,一面巨大的玻璃幕墙令人肃然起敬。墙上镌刻的“川军30万,壮丁300万”的数字,仅仅是抗战序幕拉开时的统计。随着讲解员的叙述,更多数字浮现出来:全民族抗战期间,出川将士达350多万,64万余人伤亡,这个数字占全国军队伤亡人数的五分之一。我站在这面数字墙前,久久不能移步。每一个数字背后,都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一个个破碎的家庭。这些数字不仅属于川军,更属于整个中华民族。他们中有共产党员、国民党员,但更多的是农民、工人、学生。在民族存亡面前,所有的政治分歧都让位于一个共同的身份:中国人。这面数字墙,就是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最深刻、最悲壮的注脚。
8月28日上午,中国煤矿文工团召开干部大会,宣布文工团领导任命决定。经文化和旅游部研究决定,任命靳东为中国煤矿文工团(中国安全生产艺术团)团长。
在博物馆参观的最后一站,我站在“壮士广场”的雕塑群中。毛泽东、蒋中正、张学良、杨虎城......曾经立场各异的人物并肩而立。夕阳为这些铜像镀上金边,他们仿佛超越了历史的分歧,共同凝视着这片他们深爱的土地。
初秋的四川乡城顶贡大草原,海拔超过4000米的高原绿意未褪,成千上万块光伏板顺着地势铺展,给高原穿上一袭银甲,在湛蓝天空下熠熠生辉。在1.8米高的光伏板荫庇之下,牧草长势更旺,牛群踱步啃食青草。这一“上面发电、下面放牧”的“牧光互补”景象,正是当地推动清洁能源与高原牧业融合发展的生动实践。
中老铁路跨境出行需求旺盛,据统计,今年中老铁路发送旅客1450万人次,同比增长3.2%,其中中国段发送1190万人次,老挝段发送旅客260万人次。开通近4年来,旅客发送量实现强劲增长,全线每月发送旅客从开通初期的60万人次,增至目前的160万人次以上,国内段最初单日开行客车从8列增至最高86列,累计发送旅客4860万人次;老挝段,开行旅客列车由开通最初单日4列增至最高18列,中老铁路如同一股强劲的东风,极大地激活了沿线地区的旅游经济。
今晨,在海上活跃的双台风“桦加沙”和 “浣熊”的强度都提升至超强台风级。“桦加沙”强度为16级(55米/秒),成为今年以来西北太平洋最强台风。预计,“桦加沙”将以每小时15公里的速度继续向西北方向移动,强度还将继续增强。22日“桦加沙”将穿过巴士海峡,23日凌晨进入南海东北部海面,以后趋向广东沿海。“浣熊”强度也已达到16级(52米/秒),未来其路径向西偏北方向移动,对我国近海海域无影响。
建川博物馆的创建者是四川著名的民营企业家樊建川,他一生致力于抗战历史的保存与传播,通过个人努力和资金投入,建立了国内最大的民间博物馆——建川博物馆,已经成为重要的历史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樊建川曾说:“建博物馆不是为了给出答案,而是为了提出问题”。行走在这些场馆之间,我不断思考:为什么面对外敌时,中国人能够搁置分歧?统一战线的力量究竟源自何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