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兴产业加速“领跑”。工信部聚焦发展迅速、技术先进、市场广阔、带动性强的新兴产业重点领域,加强政策引导和支持,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新能源汽车、光伏、锂电池、船舶和海洋工程装备等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优势产业培育壮大,柔性定制、共享制造、智慧物流、智能安防等大量的新业态新模式加快涌现。去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相当于2020年全年的9.5倍,光伏和风电装备的产量也位居世界前列。同时,高能级的产业载体不断壮大,累计培育形成了60多个新兴产业领域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创建了23家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 未来产业加力“生根”。工信部系统谋划未来制造、未来信息、未来材料、未来能源、未来空间、未来健康等六大重点方向,累计部署了“揭榜挂帅”攻关任务100多项,指导地方因地制宜建设了63家省级未来产业先导区。超导量子计算机、光量子计算机实现了量子优越性验证,激光制造技术整体水平进入到国际第一梯队,人形机器人具备从关键芯片、部组件到整机的全产业链制造能力,脑机接口应用从医疗领域向教育、工业等领域拓展,生物制造技术在医药健康、日化美妆、绿色能源等行业广泛应用。
夜幕下的运动风潮也在城市里渐渐兴起。24小时健身房里灯火通明,跑步机上有人挥汗如雨,器械区锻炼者络绎不绝。吉林市健身教练张伟忙着指导学员,“晚上来锻炼的人越来越多,我们店的客流高峰持续到23点以后。”
2015年,宁波港与舟山港正式一体化整合,打破两港此前因腹地重叠、功能相似陷入的同质化竞争。通过科学规划,两港形成错落有致的分工体系,在“同频共振、各司其职”中释放出“1+1>2”的能量,2017年便成为全球首个年货物吞吐量突破10亿吨的大港。
与此同时,株洲还整合法院、住建、税务等10多个部门资源,开展“法治保障护营商”“法企面对面”和营商环境体验官“四走四看”等活动,推出“云解纷平台全覆盖”等17条具体举措。株洲市优化营商环境中心始终坚持“心甘情愿、心急如焚”为企服务理念,牵头组织多部门先后召开协调会议400余次,为企业协调解决财产处置、登记变更、税费减免等各类问题1300余个,企业的获得感和满意度得到明显提升。
广东广西云南海南等地11条中小河流发生超警洪水。受台风“塔巴”带来的降雨影响,广东西江支流罗定江、漠阳江支流云廉河,广西西江支流长行水、桂南沿海南流江,云南南盘江支流小江,海南文教河等11条中小河流发生超警洪水,最大超警幅度1.34米。此外,珠江三角洲河口区有19个潮位站水位超警0.03~0.68米。
活动现场,宜可城—地方可持续发展协会全球秘书长吉诺·范比金宣布青岛西海岸新区正式成为宜可城会员,并发布“自然城市”新入选城市名单,此次共有南非厄加勒斯角、中国广州等19座城市入选。
在增进民生福祉方面,从人间烟火到生命守护,“大国重器”稳稳支撑美好生活。新型农机装备筑牢当代粮食安全屏障。智能高效稻麦联合收割机1分钟就能收割600公斤作物,大幅度提高了夏收秋收的效率。电力装备充分保障能源的安全供应。单台大型风电机组每转一圈,就够一个三口之家一天的用电;“华龙一号”“国和一号”核电机组单台年发电量超过100亿度,可以满足上千万居民的用电需求。先进轨道交通普惠大众便利出行,复兴号CR450动车投入使用以后,运营时速可以达到400公里,从北京到上海只需两个半小时。高端医疗装备为人民生命健康保驾护航。国产骨科手术机器人、腔镜手术机器人研制成功,大大提高了手术的精准度,为患者减轻了创伤痛苦。
“再会吧南洋,你海波绿海云长……”今年8月,国内首部以南洋华侨机工回国抗战为题材的音乐剧《南侨花木兰》首演。该剧以女扮男装的南侨机工李月美为主线,通过七个章节展现南侨机工从南洋街头募捐报名到滇缅公路浴血奋战的全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