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列列货运班列从中国—上海合作组织地方经贸合作示范区青岛多式联运中心驶出,将上合组织国家紧密相连。7年来,这片由习近平主席宣布支持建设的示范区,已开通直达上合组织成员国20多个城市的跨境班列,成为地区重要的物流新枢纽。
2025年“活力中国调研行”湖北主题采访团27日走进天门市,探访当地以“服装电商+返乡创业”模式绘就产业升级、增收共富的振兴图景。
咖啡文化长廊、咖啡体验中心、采摘区、垂钓区、骑行绿道……兴隆咖啡谷内打造的诸多农旅融合项目,为游客提供丰富的游玩体验。赵亮告诉记者,兴隆咖啡谷已获评“海南省五椰级乡村旅游点”“海南省金椰级共享农庄”等称号,年接待游客量可达五十万人次。
21日,在哈密瓜鲜果产业链平台服务中心,工作人员向研修班一行介绍了哈密瓜从种植、采摘到销售的全产业链情况。匈牙利跨世纪研究所政治分析处主任吉塞利·佐尔坦说:“我们参观了哈密瓜种植园,他们正在试验种植更加高产味美的哈密瓜,这种科技创新精神令人钦佩。”
最近两起企业补税事件引起市场关注。一是湖北枝江酒业股份有限公司被要求补税8500万元,因这笔税款被追溯至1994年,使得税务“倒查30年”成为舆论焦点。二是宁波博汇化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3月份收到当地税务要求补税5亿元的通知,最近企业宣布停产。上述两起事件,引起了一些企业人士的担忧。这些担忧包括是否存在全国性查税,不少企业担忧如果倒查多年需要补税,这对于经营困难的当下无疑是“雪上加霜”。跟多位省级、市级税务人士交流得知,目前并没有全国性查税部署。一些地方根据当地税收大数据风险提示等对个别企业查税,是日常工作,也是税务部门正常履职。毕竟税务部门主要负责税收、社会保险费和有关非税收入的征收管理,发现偷逃税、少缴税行为,理应依法制止,否则就是渎职。(第一财经)
当代城市建设应赓续“蓄水调洪”的传统智慧,通过生态工程修复湿地、修建水库、构建城市水网,形成层次分明的多级调蓄系统。通过季候性调度化害为利,将易泛滥的灾害性洪水转化为资源储备。近年来,我国系统提升流域防洪减灾能力,全面启动以“分得进、蓄得住、排得出、人安全”为核心的蓄滞洪区综合治理工程。同时,我国积极应对湿地面积减少、生态功能退化等全球性挑战,加强城市湿地保护。今年举行的《湿地公约》第十五届缔约方大会上,福建福州等9地获“国际湿地城市”认证,我国国际湿地城市总数达22个,居全球第一,为世界生态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提供了中国范式。
世异时移,山川流峙,古人认为治水“无一劳永逸之计”,如何实现水城共生可持续发展是城市营建的首要问题。回顾历史答卷,因势利导、水土并治、蓄水调洪等丰富的传统生态智慧,为现代都市应对雨洪挑战、建设韧性城市提供了弥足珍贵的方案。传承传统生态智慧,在实践中不断创新,必将续写人水和谐的城市建设新篇章。
贵阳8月28日电 (记者 张伟)第一届中国信用与数字经济交流活动27日下午在贵阳举行。中国65家金融机构、25家大数据企业联合倡议,各方以算力为基、以数据为翼,携手构建人机协同、跨界融合、共创分享的信用经济体系,充分借助贵州智算优势,深入打造信用领域可信数据空间,面向全国提供场景服务,真正实现数智赋能信用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