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8月19日电 (记者 应妮)青海省演艺集团创排演出的舞剧《昆仑问道》日前国家大剧院上演,以记者“路寻”重返高原的视角为线,串联起“一封家书、一把铁锹、一条道路”背后几代道班工人坚守奉献的动人故事。
“谢谢你,成都”“来中国是我最难忘的回忆”“你一定要试试火锅”……世运会各场馆里摆放的意见簿上,写满了运动员的暖心留言。来自世界各地的朋友们带着美好的“成都记忆”陆续踏上归途,更多关于拼搏、团结与梦想的故事,还将在这座城市继续。
1942年,里斯本丸号货船被日军征用押送英国战俘,途经浙江东极岛时,突遭美军鱼雷重创沉没,部分战俘被中国渔民冒死相救。这一真实事件曾长期湮没于历史深处,少有人知晓。直到2024年,纪录电影《里斯本丸沉没》通过大量史料钩沉与科学探测,梳理了事件的前因后果,让历史重新浮出海平面,产生巨大影响。而今,随着电影《东极岛》的上映,这段历史进入更多人视野。
市场化改革的核心在于破除要素流动壁垒,实现有效市场与有为政府的紧密联动。营商环境优化,恰恰需要正确处理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建设统一开放、竞争有序、制度完备、治理完善的市场体系。破除生产要素跨区域流动壁垒,有利于提高资源配置效率,畅通国内大循环。近年来,国家层面持续压减行政审批事项,企业开办、不动产登记等已实现“一网通办”,制度性成本显著降低。多地也积极回应与探索,积累了不少有益经验。比如,浙江建立公平竞争审查刚性约束机制,通过强化合规建设促进资源优化配置,清理整改政策文件近10万件。清理歧视性补贴、地方保护等政策,让跨区域经营的企业不再遭遇“玻璃门”,市场才能真正实现“优者胜、劣者汰”的良性循环。同时,政府职能转变也是关键突破口。成都将“有需必应、无事不扰”打造为营商环境的金字招牌:线上随时见的即时响应,线下定期见的主动叩门,共同织就一张立体服务网,以“政府跑腿”替代“企业跑路”。去年以来,累计走访服务企业13.29万家,线上线下收集企业问题诉求建议3.8万条,企业诉求办理满意率达90%以上。
“今年我来了两次前海,每一次都有不一样的变化,这里企业越来越多,环境越来越好,很多设施‘港味’十足,让我感到很熟悉,很亲切。”香港学生何同学特别提到,这次活动参观的科技企业途龄科技,通过人工智能技术和智能机器人椅,解决智慧出行问题,与她以后想从事社工、护理类工作的相关,即希望通过更多高新科技,让生活更加美好。
河北省戏剧节创办于1985年,已经成功举办了十一届。40年来,河北省戏剧节始终秉持着“艺术的盛会,人民的节日”的办节宗旨,突出展示全省阶段性艺术创作成果,现已成为深受民众喜爱的标志性文化艺术活动。
对于国资央企推进人工智能战略性高价值场景应用,中国企业联合会特约高级研究员刘兴国分析,央企充分发挥需求规模大、产业配套全、应用场景多的优势,强化战略意义、综合价值、民生关联等维度导向,带动各方加快场景挖掘落地,坚持应用牵引,加强开放协同和开放合作,加快应用领航推动AI赋能千行百业,有利于促进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