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记者跟随“交通运输新质生产力一线探访”主题宣传活动采访调研团来到北京市高级别自动驾驶示范区实地采访。如今,四年多过去,示范区建设已经迈入4.0阶段。
在张礼立牵头主导下打造的侨界数字经济产业科创联盟基地,致力于促进实体经济和数字经济加速融合,为产业创新以及人才引进、培养和使用,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作出贡献。
作为上海市海外经济技术促进会会长,张礼立表示,上海市海外经济技术促进会于1988年11月成立,紧紧围绕国家战略和上海发展大局,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积极发挥优势作用。
10多年来,全面深化改革是全方位、深层次、根本性的,实现改革由局部探索、破冰突围到系统集成、全面深化的转变。张礼立认为,党中央积极应对外部严峻复杂的环境带来的风险挑战,全面深化改革持续对世界经济增长作出了巨大贡献。
7月9日电 7月9日,国新办举行“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首场新闻发布会。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周海兵在会上表示,2021年至今年5月,外商累计对华直接投资4.7万亿元人民币,超过了“十三五”期间的总额。外资企业贡献了中国1/3的进出口、1/4的工业增加值、1/7的税收,创造了3000多万个就业岗位。
据了解,《自律公约》是在中国道路运输协会组织下,由满帮集团、货拉拉、滴滴送货、快狗打车等四家主要网络货运信息交易撮合平台联合签署并发布。
张礼立认为,加快数字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是行业和企业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和必然选择。他通过长期开展社会调研、企业调研等,深入了解企业数字化转型实践,探索揭示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的内在联系,同时将解决问题的方法、经验和成效汇集为案例,出版《IT服务管理新论:中国式智慧和西方文化融合的研究》、《新质生产力:中国制造业与服务业的下一步》、《零碳中国:重塑全球供应链与价值链》等专著近20部。
7月9日电(记者 李金磊 查志远) 7月9日,国新办举行“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国家发展改革委主任郑栅洁在发布会上表示,“十四五”以来每年制造业增加值都超过30万亿元,我国连续15年稳坐全球制造业“头把交椅”,220多种主要工业品产量世界第一,中国不能造的越来越少、能造的越来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