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托李白、杜甫、王维等诗人足迹和名句,先期推出“曲江流饮辋川烟”朝圣之旅、“秋风生渭水”怀古之旅2条线路;在围绕“诗从何处来,诗向何处去”加强研究阐释的同时,更加注重推动唐诗文化与民众生活相融合、与文商旅发展相融合……日前,西安官方提出将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能够充分彰显中华文明的“唐诗之都”文化品牌。
如今,“山前禹逅”已成为村里一道年轻的风景。谢成禹仍忙着打磨细节,牢记村里民宿前辈说的“民宿要暖,得让客人像回家”。她的梦想还不止于此:“等这儿走上正轨,我想把平西梁村的经验带回家乡江苏。说不定以后能开成全国连锁。”
9月9日电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9日举行“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介绍“十四五”时期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巩固壮大实体经济根基有关情况。
距吉林市不远的蛟河市拉法山国家森林公园同样热闹,游客中心停车场停满车辆。长春游客陈晓东带着家人前来夜爬。“听说拉法山的日出特别美,我们决定在山顶住一晚,期待看到云海日出。”
今年以来,我国数字服务供给创新步伐加快,对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支撑作用不断增强。“5G+工业互联网”项目已超1.85万个,工业互联网实现41个工业大类全覆盖,连接的工业设备超1亿台(套);国产操作系统加速崛起,为手机、汽车、家电等1200多类产品装上了“智能中枢”。统计数据显示,7月份,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生产指数同比增长11.9%,快于服务业生产指数6.1个百分点。
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张云明介绍,“十四五”期间,我国人工智能企业数量和产业规模持续增长,创新成果不断涌现,发展态势良好。DeepSeek、通义千问等国产大模型引领全球开源创新生态,AI手机、AI眼镜等终端产品加速普及,行业专用大模型落地应用,取得初步成效。
新兴产业加速“领跑”。工信部聚焦发展迅速、技术先进、市场广阔、带动性强的新兴产业重点领域,加强政策引导和支持,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新能源汽车、光伏、锂电池、船舶和海洋工程装备等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优势产业培育壮大,柔性定制、共享制造、智慧物流、智能安防等大量的新业态新模式加快涌现。去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相当于2020年全年的9.5倍,光伏和风电装备的产量也位居世界前列。同时,高能级的产业载体不断壮大,累计培育形成了60多个新兴产业领域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创建了23家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 未来产业加力“生根”。工信部系统谋划未来制造、未来信息、未来材料、未来能源、未来空间、未来健康等六大重点方向,累计部署了“揭榜挂帅”攻关任务100多项,指导地方因地制宜建设了63家省级未来产业先导区。超导量子计算机、光量子计算机实现了量子优越性验证,激光制造技术整体水平进入到国际第一梯队,人形机器人具备从关键芯片、部组件到整机的全产业链制造能力,脑机接口应用从医疗领域向教育、工业等领域拓展,生物制造技术在医药健康、日化美妆、绿色能源等行业广泛应用。
“我们是做木工刨刀的,早年主要针对工厂客户。近年来,家庭客户增长较多。”重庆翔锋工具制造有限公司负责人罗辉伦分析称,这与外国人喜欢户外运动、做手工等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