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万人计划领军人才、云南大学生态学教授段昌群道出了他对生态旅游的理解。“要发展生态旅游,不能把满足人的愿望凌驾在自然蒙难的基础上,不能把大自然当作猎奇、征服的对象,而是保持自然本来的状态,在不影响大自然本来面貌和运行状态的前提下,允许人进入自然中与自然交流。”他进一步建议,“游人要以敬畏自然、热爱自然的心态进入到大自然,用眼看、用心想,除了带走回忆、留下影像,其他什么都不要留下、带走。”
为守护自然馈赠,桂林近年来以“打造世界级旅游城市”为目标,持续推进生态保护与旅游升级:漓江风景名胜区全面淘汰传统燃油游船,投用首批五星级新能源游船,实现航行零排放;漓江支流遇龙河景区推广纯电动力游览排筏,累计完成“油改电”改造超300艘,既减少生态污染,也让游客更贴近自然。
针对国家级抗战遗址、全国重点文物因自然灾害面临损毁的问题,检察机关通过制发检察建议、提起诉讼等方式,督促行政机关对遗址进行修复,及时有效保护抗战遗址。
7月1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时强调:“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是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需要,要认真落实党中央部署,加强协调配合,形成推进合力。”
2025年6月,绥德县院与县文旅局、住建局会签《关于在检察公益诉讼中加强协作配合依法做好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的实施意见》,推动形成“检察+行政”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合力。目前,红军东征指挥所旧址不仅成为绥德红色旅游景点,还作为沿黄公路沿线的重要红色研学景点,每年约6000名游客前来参观,旧址已举办教育活动十余次。
衡阳保卫战史称衡阳会战,是中国抗战史上以寡敌众的典型战例,也是抗战史上敌我双方伤亡最多、中国军队正面交战时间最长的城市攻防战,被誉为“东方的莫斯科保卫战”。衡阳保卫战期间,中国守军创造出既有绝壁、外壕,又有雷区和障碍物的防御工事“方先觉壁”,凭借坚固的防御工事和顽强的战斗意志,以17000人抵挡日军5个师团11万人47天,该战最终以我军伤亡1.6万余人、日军伤亡近8万人的战果告终。位于衡阳市雁峰区湘江南路46号的五桂岭绝壁遗址即是当时衡阳南线核心阵地中唯一留存下来的具有完整外壕的“方先觉壁”,2015年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2019年升级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但因长期缺乏管理维护,五桂岭绝壁遗址存在灭失风险。
中国始终将自身发展同上海合作组织发展联系起来,同各成员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联系起来。截至目前,中国对上海合作组织其他成员国投资存量超过840亿美元,同其他成员国年度双边贸易额突破5000亿美元。
山水之外,桂林深厚的人文底蕴为其魅力增添厚重底色。近年来,桂林依托山水资源打造“山水+文化”旅游产品,推出漓江徒步、龙脊梯田农耕研学等特色线路,每年吸引游客超3000万人次,其中东盟国家游客占比逐年提升,泰国、马来西亚、新加坡等成为主要客源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