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北高原平均海拔4500米以上,高寒缺氧的环境孕育出独特的生态系统。“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在这片高原落地生根,催生出一个个环境优美、人民幸福的生态之变。今天《辉煌60载 魅力新西藏》系列报道,让我们跟随记者的镜头,一同感受藏北独特的生机与绿意。
做好业态优化与人才培养工作。积极开发与演艺IP深度融合的消费场景,打造主题餐厅、特色民宿、文创商店、沉浸式剧本游等业态;同时鼓励利用老旧厂房、历史街区、景区非黄金时段闲置区域等,开发主题鲜明的“小而美”沉浸式微演艺项目。与周边博物馆、特色街区、酒店等联合打造“一日游”“过夜游”精品线路,实现资源共享与客源互通。在人才培养方面,推动相关高校与沉浸式文旅演艺头部企业、行业协会共建教培体系与产学研协作平台,培养“有文化、懂技术、善运营、会管理”的复合型人才。培养单位可设立沉浸式演艺专业方向或课程模块,开展定向培养、实习培训、大师工作坊等。此外,政府、企业、协会、高校应联合建立行业人才库与培训认证体系,进一步畅通人才流动通道,为产业持续创新提供智力支撑。
从“地域特色”到“文化名片”。夜幕低垂,霓虹闪烁,留声机低吟……在我国首部长江漂移式多维体验剧《知音号》中,游客可身着华服,手持船票登上轮船,在舞厅、咖啡厅、甲板等不同场景内“穿越”回百年前的武汉,仿佛一脚“跌进”老汉口的码头时光。
今天(8月7日)立秋,标志着秋季的开始,但此时仍处于三伏天的中伏阶段,高温天气将持续一段时间。立秋节气需要注意什么呢?专家介绍,立秋节气要做好“三防一养”。
高温催生了防暑降温需求,这款风扇帽的成功,正是敏锐捕捉并回应了人们的这一需求。细究起来,它并没有什么尖端科技,只是将相对成熟的柔性太阳能电池板、微型风扇和传感技术进行了巧妙的“新组合”,应用于帽子之上。这种“日用科技化”路径,让传统防暑用品焕发新生。
从旅游,到旅居,再到定居,旅居产业全链条多点开花。2024年,云南建水共接待旅居客12万人,实现旅居总花费9.6亿元。今年上半年,建水县旅居市场呈现强劲增长态势,累计接待旅居游客7.65万人次,旅居花费11.09亿元。
公开资料显示,陈政高,男,汉族,1952年3月生,辽宁海城人,1970年12月参加工作,东北财经大学金融系货币银行学专业毕业,经济学硕士,系十七届中央候补委员、十八届中央委员。
“聚焦湖南13条重点产业链技术创新需求,中心成立8个专业研究部,累计服务湖南企业2074家,开展项目274项。”中心副主任余金清告诉记者,量子技术研究部等8个专业研究部集结了高校及企业的研发力量。研究部组织技术经理人,梳理产业链基础科学问题和关键技术瓶颈需求,以项目形式组织研发团队开展技术攻关,推动科研成果产出和转化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