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是专项行动坚持严格依法,坚守法治原则,该严则严、当宽则宽。今年以来,查纠执法突出问题相关案件4.7万件。对食品药品、安全生产等与群众生命健康、财产安全密切相关的领域,要坚持最严的标准和要求,依法检查,执法到位,坚决防止监管漏洞和安全隐患。今年1-8月,有关部门依法查办重点领域违法行为、纠治执法不作为案件4400多件,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的理念进一步强化。同时,积极回应企业、群众和执法部门的关切,协调解决执法标准不统一等问题,指导各地在严格依法的前提下适用“轻微不罚”“首违不罚”,优化执法方式,解决民生难题,体现执法的力度和温度。
这里,年均大风日数超过200天,被誉为中国的“风能宝库”。30多年前,中国首个商业风电厂在此诞生,点燃了我国新能源发展的星星之火。曾经,这里因飞沙走石而狂野不羁;如今,一座座风车如巨人般伫立,为万家灯火注入滚滚绿色动能。
眼下,随着扩大内需战略的深入实施,我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将进一步发挥,对于快递业的效率提出了更高要求。从仓储管理到末端配送的全链路智能化升级,有助于快递业进一步提升效率。比如,AI大模型的优化决策系统,能使分拣准确率提升至99.5%以上,路线规划效率提升30%;对订单距离、货物类型等进行数据分析,统筹匹配不同运力,规划出最优路线,能有效提高资源利用率和配送效率;智能客服能快速响应客户需求;高科技装备还能够克服复杂地形和恶劣天气的影响,实现快速、准时的快递派送。
聚焦能源领域数据孤岛化、算力碎片化、算法黑盒化、算力高耗能等技术瓶颈,推动开展适用能源领域的数据、算力、算法等共性关键技术攻关。
在突出产业对接方面,本届投洽会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完善“云上投洽会”功能,构建线上与线下融合对接体系,目前已有4000个项目在“云上投洽会”上集中呈现,为投资、引资方开展实时互动提供有效渠道。同时,将重点打造产业招商专区,聚焦促进新质生产力发展,集中展示数字技术、绿色低碳、新能源等新兴领域的创新技术和优质项目,开展超过百场“小而精”“小而美”路演活动、推介活动,实现展示、洽谈相融合,为与会各方带来更多合作契机。
(六)人工智能+核电。围绕核电安全发展,构建核电安全预警、电站运行事件智能溯源分析、应急响应的智能辅助支持系统,开展核工业特种运维机器人技术攻关,持续推动核电系统的自动启停等技术升级演进,探索人工智能技术助力离子体预测控制、可控核聚变等技术路径,推动核电行业向数据驱动、模型牵引、智能管控的新模式稳步转型。
智慧工地建设。推动人工智能技术深度融入工程建设方案选择、人员管理、风险预警、工期管控等电力建设工程管理全流程,研发无人机巡检系统、风险自动研判预警系统等,实时捕捉施工人员违章行为,构建贯穿施工全过程的“智慧工地”管理平台,助力提升电力建设工程安全质量总体水平。
据了解,工信部着力推动我国电器电子行业绿色发展,与各方一道,逐步建立起中国RoHS管控体系。2016年,工信部联合8部门出台《电器电子产品有害物质限制使用管理办法》,并陆续出台了一系列细化配套举措,强化有害物质源头管控,要求手机、电脑、空调、洗衣机等12类产品生产或进口企业,采取国家统一推行的自愿性认证或自我声明的方式进行合格评定。截至2025年7月,已有1400多家企业的3万多种型号电器电子产品完成合格评定,达到管控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