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战争爆发后,中国空军力量薄弱,在与日军的空战中处于劣势,飞机数量匮乏成为制约抗战的一大难题。1938年,新疆民众抗日救国后援总会发起捐献飞机援助前线抗战的运动,形成了“人人愿为献机出份力”的热潮:绥来县(今玛纳斯县)一位哈萨克族孀妇嘉义克捐献五十两重元宝一颗;一位年逾古稀的维吾尔族老妇人,当场捐出了自己唯一值钱的金耳环;喀什一位贫苦寡妇,捐出了自己一穗一穗拣来的一袋小麦……
1938年,毛泽东同志在《抗日游击战争的战略问题》中提出,“把游击战争的问题放在战略的观点上加以考察”,“战争的基本原则是保存自己消灭敌人”,列出“主动地、灵活地、有计划地执行防御战中的进攻战,持久战中的速决战和内线作战中的外线作战”[4]等六项具体战略问题。此后,从《论持久战》对抗日战争三个阶段的全面论述,到《战争和战略问题》以中国特点和战争历史等为观照对战略问题展开的系统分析,我们党在总结教训、研究历史、分析态势中,探索形成适应对敌斗争需要的一整套战略体系和战术打法。各地紧密结合敌我实际情形,在抗日战争总体战略指导下,自主灵活制定差异化、特色化的局部战略,有的放矢、发挥优势,做好布局谋篇和落子作眼等精细文章,不断增强谋划与实施契合的精度、原则和方法协同的效度,逐步改变抗日战争初期被动失利的局面,推动抗日战争在战略战术和指挥运用等层面取得点面开花的良好效果。与此同时,战略策略的得当推进,也离不开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政策的支持和配合。邓小平同志在《胜利的回顾和胜利的期待》中提出,“我们要在所有干部中,造成研究政策、执行政策的热潮。没有正确政策,一切努力都是空洞的;有了正确决策,我们才能胜利。”[5]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需要战略战术的集成联动,需要政策举措的聚实增效。新征程上,我们要从抗日战争战略演进和政策发展的历史中汲取方法和智慧,深刻领会“政策和策略是党的生命”这一论断蕴含的要义和旨归。
记者调查发现,号称具有科技含量的指纹水杯也频繁出现打不开锁、充不进电等各种故障,长期使用带来的难清洗、漏电等问题也受到不少消费者质疑,有时候为了“防护”反而弄巧成拙。
“正义的信念不可动摇,和平的期盼不可阻遏,人民的力量不可战胜!”走出宴会厅时,国际友人柯马凯始终心潮澎湃,这句话久久回荡在他的脑海。他的父母在中国相识,共同参加工业合作社运动,为中国的外语教育和对外友好交流事业倾注心血。“阅兵仪式上,维和部队方队走过,我心中涌起深深的感动。我想,这就是命运与共,这就是共同的事业。”
改革开放的春风中,长剑出鞘。《军港之夜》这首流行军歌,寄托着人民对强大国防的期待。1984年阅兵,受阅武器装备均为“中国造”。海军导弹方队、空军导弹方队和战略导弹方队驶过长安街,向世界正式宣告中国战略威慑力量的真实存在。
港区全国政协委员、香港地方志中心总编辑、岭南大学历史系教授刘智鹏在北京现场观礼。他在接受记者电话采访时说,现场观礼和通过屏幕看阅兵的感觉完全不一样,“我印象最深刻的是,现场看到‘东风-5C’液体洲际战略核导弹亮相时,解说员说该型导弹打击范围覆盖全球。我周围观礼的嘉宾都齐声‘哇’了一声。我可以肯定地说,我们国家不可能再遇上80多年前被外国侵略的情形。”
走进天府长岛数字文创园,记者发现这里“班味”很淡,从外观看更像是一栋栋私人住宅。成都高新区数字经济局数字文创处工作人员顾一鸣介绍,园区内64家数字文创企业聚焦动漫影视、游戏电竞、数字音乐、超高清视频等赛道,形成了“步行可达”的紧密协作网络,以“一杯咖啡的距离”串联起了产业链的上下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