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正值“七下八上”防汛关键期,是华北、东北地区全年降水最为集中的时段。而今年华北雨季已于7月5日开启,为1961年以来最早的一次。
7月29日11时35分,“上海碧海金沙”微信公众号发布《临时闭园公告》。公告称,因受第8号台风“竹节草”的影响,为确保游客出行安全,碧海金沙景区、渔人码头将于2025年7月29日(星期二)起开始闭园。
“‘上海精神’所倡导的互信、互利、平等、协商、尊重多样文明、谋求共同发展,正是我们应对挑战、开创未来的关键。”上海合作组织秘书处顾问科奇科诺夫表示,单边主义和封闭排外无法应对全球性挑战,唯有团结合作才是正确出路。
如今,春秋航空机队规模超130架,机票价格维持在行业较低水平,更以20%以上的航线投向革命老区、民族地区等。2024年,仅在民族地区就运送旅客380万人次。一条条航线如同纽带,将民族地区与东部沿海地区紧密相连。
中国创新生态的蓬勃活力,也成为吸引外资的重要因素。2024年,北京新认定外资研发中心超110家,截至2025年1月,外资研发中心数量达到221家,实现成倍增长;截至今年5月,上海外资研发中心累计已突破600家。中国在人工智能、5G等领域的技术突破、丰富的应用场景和大量高素质创新人才,为外资企业提供了良好的创新土壤。
沈阳7月29日电 (禹瑞斋 姜浩)沈阳故宫博物院近日举行“万物灵粹 百宝纳福”——故宫福运系列联名文创新品首发仪式。此次推出的系列文创新品是“故宫新意·青春创造”2024沈阳文旅创意设计大赛评选出的金奖作品,结合当下人们喜爱的时尚元素,助力历史文化传播。
一方面,挖掘重大节庆展会潜力。充分发挥中国农民丰收节、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这些平台的引领作用,推动各地打造美食集市、民俗体验、农事研学、休闲观光等沉浸式消费场景,吸引城乡居民消费。2024年,各地组织中国农民丰收节活动3000多场次,累计带动农产品消费300多亿元。另一方面,搭建农产品产销对接平台。组织“土特产”走进京津冀、长三角、大湾区推介周系列活动,数万款产品集中亮相,呈现出购销两旺态势。同时,推出36个大中城市农产品促消费行动,指导大型电商平台设置“土特产”销售专区,开展直播助农活动。
为促进文旅消费,“支持非遗、演艺进景区活动”被写进了《西藏自治区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政策措施》。此外,西藏实施特色文旅产业培育工程,通过打造一批精品景区、文旅廊道和旅游名县,促进旅游与体育、农业、交通、商业等领域深度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