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人才培养模式。一是明晰培养定位。聚焦服务新型国际关系,培养具有家国情怀、国际视野,精外语、通国别、会专业,具有过硬数智素养、跨文化交际能力强,能够讲好中国故事、推动文明交流互鉴的实战型国际化人才。二是重塑课程体系。围绕新型国际关系人才培养目标要求,优化课程内容,打破传统语言专业壁垒,将人工智能、区域国别研究、国际治理、涉外法治、国际传播、文旅融合等内容融入课程,建构高质量知识体系。三是深化产教融合。积极与外交、外事、外宣、外经贸、外企和国际组织等实务部门进行对接与联动,开展学生实践、师资互聘,探索人才培养组织新模式,实现学科专业与产业链、创新链、人才链相互匹配、协同促进,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
食堂里,负责人李松穿梭在避暑客、环卫工和本地村民之间,脸上笑意盈盈:“敞开大门办食堂,解了大家‘吃饭难’,也鼓了村集体‘钱袋子’,双赢!”
问:“十四五”时期快递业发展的成就,为今后中国进一步降低物流成本、提升企业竞争力奠定了哪些基础?快递业若要继续保持高质量发展的良好势头,还应该付出哪些努力?
周陈提到,今年前6个月,我国国内生产总值(GDP)同比增长5.3%,比去年同期和全年均提高0.3个百分点;7月,生产经营活动预期指数为52.6%,在荣枯线上持续保持扩张,说明制造业企业市场信心较为稳定乐观;上半年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均值为5.2%,比一季度下降0.1个百分点,城镇新增就业695万人。
走进茅石镇社区食堂,那副朴实的对联正是一份沉甸甸的契约——“味美价廉服务四方百姓,柴米油盐食得乡村味道”。花菜炒五花肉的热气,萝卜排骨汤的醇香,在700平方米的空间里弥漫。
暑期社会实践作为连接课堂与社会的纽带,是大学生认知国情、锤炼本领的重要路径。然而,当前部分实践存在“重形式轻实效”“重短期轻长效”的倾向,导致教育价值不够理想。当前,应从制度设计、实践深度、长效机制三个维度构建系统性解决方案,推动实践教育从“走过场”向“走心”转变、从“短期活动”向“成长工程”升华、从“任务完成”向“价值塑造”转化,进而让大学生在实践中触摸社会温度、在服务中感悟家国情怀,并将个人理想融入民族复兴伟业,让青春之花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绽放。
重建专业建设方案。学校立足细胞治疗药物产业的发展需求,打破学科、专业间的壁垒,高水平建设以细胞治疗为特色、与产业链高度契合的生物医药学科群。学科群由临床医学、药学、生物学、医学检验技术、生物医学工程五个学科组成,覆盖细胞治疗药物的研发、生产、质控、临床应用、评价等全产业链。五大专业相互支撑、互为依托,通过跨学科资源整合,实现生物医药人才的产教融合的特色化培养。
“这里属于传统农贸市场转型升级的无堂食外卖聚集区。”杭州市拱墅区市场监督管理局东新市场监督管理所所长朱浩回忆,2023年,市场2楼只有寥寥几个卖菜摊位,1楼则全是无堂食的外卖商户。当时农贸市场的管理方只负责蔬菜摊位,却不管理外卖商户,外卖商户环境脏乱差问题尤为突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