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的消费浪潮都是在海外消费了一波,然后影响到中国,这一波完全不一样。不管是潮玩还是‘娃衣’,中国和全球是同步的,甚至中国领先于全球。别看娃娃、‘娃衣’是一个很小的东西,要做那么多的花样,那么多的特色出来,对于设计能力、供应链能力、制造能力要求很高。为什么中国占了绝大部分市场?因为我们不管是在整个供应链、设计能力、还是制造能力方面都已经在全球有非常强的竞争力。”
在距离地球400公里的轨道上,(载人或货运)飞船以毫米级精度与中国空间站组合体顺利对接,实验舱段通过优雅的“太空转体”如期完成空间站“T”字构型的建造,这些“太空芭蕾”的背后有中国空间站对接与转位技术的默默支撑。
内外贸一体化推进,新发展格局加速形成。加快内外贸一体化发展是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对促进经济发展、扩大内需、稳定企业具有重要作用。今年以来,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我国外贸展现出强劲韧性。前7个月进出口实现3.5%的增长,呈现量质齐升的良好态势。对新兴市场进出口增长5%,占比达到65.5%,其中对东盟、非洲进出口分别增长9.4%和17.2%。机电产品出口增长9.3%,占比60%,智能家居、电动汽车、工业机器人等高技术、高附加值产品保持较高出口增速。中西部地区外贸进出口增长显著,中部六省增长11.6%,西部十二省区市增长10.5%。国内消费市场活力持续释放,前7个月农村网络零售额同比增长6.4%,农产品网络零售额增长7.4%。7月份全社会用电量同比增长8.6%,其中第一产业用电量增长20.2%,第三产业用电量增长10.7%。数据表明,我国内需潜力持续释放,内外贸一体化进程加快推进,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正在加速形成。
规则、机制对接带来的便利,澳门澳仕医疗中心医生梁伟衡同样感受颇深。2023年8月,随着《澳门特别行政区医疗人员在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执业管理规定》的实施,梁伟衡成为合作区跨境执业澳门医师中的一员。
18项自然科学一等奖项目中,有22篇论文发表在《Cell》、《Nature》《Science》正刊或子刊上(正刊8篇、子刊14篇),占论文总数的1/4,凸显国际影响力。同时,18项自然科学一等奖项目均展现出良好应用价值或潜在应用前景。例如,复旦大学鲁伯埙团队研究成果技术转让许可达3.7亿元;中国科学院分子植物科学卓越创新中心王二涛团队研究工作有望实现植物生物学领域“非豆科植物共生固氮”的梦想,获中国发明专利,并申请国际专利。
更深远的布局在于文化IP的深耕。“我们计划用VR技术重现华燧的铜活字印刷过程,打造《歌唱祖国》音乐主题沉浸馆,让文化不仅能看,还能玩、能互动。”上述负责人透露,一系列活化历史文化的项目正在推进。
8月26日电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26日举行“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介绍“十四五”时期能源高质量发展成就。
十二届四川省委科技委员会第一次会议,有多个重要议题,包括“学习中央科技委员会有关会议精神”“审议《省委科技委员会工作规则》等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