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7年,侵华日军发动“七七事变”,揭开了全国抗日战争的序幕。事变发生的第二天,中共中央发表通电,号召实行全民族抗战,武装抗击日本侵略。举国上下用血肉之躯筑起了一座抵御侵略者的钢铁长城。既有“八百壮士”等前线官兵的殊死搏斗,也有后方群众的鼎力相助;北京密云英雄母亲邓玉芬将丈夫和5个孩子送上前线,折射出浓郁的爱国主义情怀……从白山黑水到天涯海角,从香江之畔到阿里山下,亿万军民威武不屈血洒疆场、毁家纾难拥军支前,汇聚成为了全民族抗战的滚滚洪流。
当我们去追问中国共产党为何能成为抗战中流砥柱时,答案早已不仅在于战略上的远见、战场上的牺牲,更镌刻在一种贯穿历史的品格力量之中。
特色农牧业带动群众增收致富。在山南市乃东区颇章乡布仁沟,西藏宏农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带动3县(区)、20个村参与藏鸡养殖,每村年增收23万元以上。
提起诉讼后,昆山市人民法院认定该公司的上述行为构成违法解除,判决公司支付赔偿金12万余元。公司不服提出上诉,前不久,二审法院判决驳回上诉、维持原判。
如今我们在央视“重温经典”频道中看到的,不仅是旧日回忆,更是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电视剧创作的那份初心——对内容的敬畏。无论是《凡人小事》对社会现实的真诚反映,《渴望》中流淌的市井烟火与家庭温情,还是《编辑部的故事》里闪烁的深刻洞察,这些作品都是从生活中生长出来的故事。
2025年上海合作组织天津峰会举办在即。“正值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这一背景对上合组织建设性维护二战后国际秩序、完善全球治理体系意义重大。”邓浩说。
新闻发言人朱凤莲表示,两会对话沟通机制早已停摆,原因众所周知。只有回到“九二共识”共同政治基础上,承认两岸同属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事实,两岸对话沟通机制才能重启,协商解决具体事务。
然而,战乱中的短暂重逢让彼此互生好感。钱林保抵达昆明后,试探性地寄信问候,自此二人开始了长达15个月的鸿雁传书。他们在信中讲述印缅前线的军旅见闻、祖国西南的生活点滴,畅谈音乐、诗词、美术、书籍,交流各自的家世、交友、爱情观、金钱观和人生观,并坦诚表达心意。一封封书信成为艰难岁月里温暖的慰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