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1年12月25日,香港沦陷。日军一占领香港就严密封锁道路,实行宵禁,到处搜捕抗日人士,并贴出告示,限令旅港文化人前往日军驻地报到,否则格杀勿论。数百名在港避难的文化精英和民主人士处境十分危急。在中共中央南方局的指导下,一场被作家茅盾称为“抗战以来最伟大的抢救工作”的行动自此秘密展开。
中美在经贸领域拥有广泛共同利益和广阔合作空间。中国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对外开放不断推进,为中美互利合作创造了更多机遇。例如,在制造业领域,因为中国产业发展的配套全、生态优、动力足,更多美国企业选择扩大在华布局,以整合两国要素优势,提升企业全球竞争力。又比如,在消费领域,中国正将扩大内需视为战略之举,多措并举积极扩大进口,美国企业是重要受益者。中方一贯乐见双方企业基于彼此需求,实现更大程度的优势互补、互利共赢。美方既然看重扩大对华出口,应为两国企业双向奔赴减少人为设限,营造良好合作环境。
“从苦难中走过来的中国,深知和平的珍贵、发展的价值。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的道路,从未主动挑起战争,从未侵占别国土地。”小林阳吉表示,中国式现代化不是传统大国崛起的翻版,也不是国强必霸的再版,走的是造福中国、有利于世界的正道。随着中国综合国力不断增强,国际地位越来越重要,中国的治国理政、经济发展等经验也成为各国研究的重点。
与此同时,澎湃的科创活力、优越的营商环境等构建的多位一体的开放生态,也吸引着全球优质资源加速集聚。“作为湖南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湘江新区是德国企业融入中国市场的理想支点。”德国卓伯根集团总裁克里斯蒂安·卓伯根表示,选择落户湘江新区,正是看中这里优越的营商环境和创新活力。
“长洲岛对革命、对抗战的贡献很大,它有很多值得我们向外界讲述的地方。”陈凯伦对记者说,她希望在长洲岛设立纪念馆,提醒人们,尤其是香港的青少年,即使在偏远的离岛,香港民众也从未在抗战中缺席。
“这次趁着来贵阳旅游,专门带家人来现场看《山河同心》,真的特别震撼。舞台美术、灯光效果还有服装造型都十分出彩,让我们深刻感受到了贵州独特的民族风情。演出前,我们还参观了民族文化展示区,这些展览让我对贵州的多元文化有了更直观地了解。”来自湖南的游客刘华槟说。
另一方面,地缘政治和产业安全等非市场因素也推动政策趋于防御。在绿色转型下,一些国家倾向于通过政策手段保护本土产业,将经济问题政治化,使本应通过技术和市场解决的问题,变得更复杂,也使中企在进入欧洲市场时的不确定性上升。
5月全球经贸摩擦指数为105,处于高位。受美国暂停部分加征关税措施等综合因素影响,全球经贸摩擦措施有所缓和,涉及金额同比下降13%,环比下降3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