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西湖南同乡总会第一常务副会长杨顺清旅巴30余年。他回忆初到巴西时,中国仍处改革开放初期,面临外界诸多质疑。“那时候,我深切体会到,祖国强大对海外侨胞的重要意义。”
在会议旧址的小院内,有两孔坐北朝南的砖窑,左侧窑洞为当时召开会议的会议室,右侧窑洞为毛泽东旧居。作为会议室的窑洞内,几张八仙桌并列摆成一排,周围放着若干不成套的圆凳、方凳、长凳。在这样的简陋条件下,20多名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工农红军的领导人在日本侵略者大举进犯的关键时刻,围桌而坐筹划抗日救亡大计,确立了党的全面抗战路线,讨论通过了持久战以及独立自主的山地游击战方针,明确了正确处理国共两党关系问题的原则等。洛川会议窑洞中的灯火,照亮了中国革命的征程。
伟大胜利照亮民族复兴的宏伟征程。抗战胜利是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历史转折点,开启了古老中国凤凰涅槃、浴火重生的新征程。从积贫积弱到繁荣富强,从被动挨打到自信自立,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创造了举世瞩目的发展奇迹。今天,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我们要继承和弘扬伟大抗战精神,增强志气、骨气、底气,不信邪、不怕压、不惧险,在中国式现代化的康庄大道上奋勇前进。
威武雄壮、气势如虹的装备方队和空中梯队成为岛内舆论关注焦点。台湾主持人郑亦真惊呼“全部是国产主战现役装备!大陆高端武器发展太快太惊艳”。时事评论员郭正亮表示,这些装备背后技术上的差距才更悬殊,民进党当局再怎么增加防务预算都没用。
今年70岁的全国劳模孔祥瑞,已经是第4次参加阅兵观礼了。多年来,看到国防力量的飞跃发展,他感到非常欣慰:“国力强盛不是喊出来的,而是一代一代人接续奋斗的结果。”
凌晨就赶到天安门广场采访,参加现场报道的人民日报记者张璁心潮澎湃。10年前,他参加了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阅兵的报道。张璁说:“这10年的变化,见证了国家的巨大发展、强军的坚实步伐,更彰显了中国维护和平的坚定决心。”
家住北京朝阳区的资深网球爱好者张先生在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感慨,“原来就不好预约的网球场,在郑钦文夺冠后,更不好约了。”他说:“我经常打球的球馆最早预约时间是提前一周的早上七点,但是现在到点就秒没,手一慢就显示预约完毕。”
这场阅兵式,向全世界展示了我国强大的综合实力,特别是军事力量。整齐划一的受阅部队迈着坚定有力的步伐从我们面前走过,先进的武器装备依次亮相,这些新型的导弹、战机、坦克等现代化军事装备,不仅是我国国防科技发展的结晶,更是国家军事力量的直接体现。在阅兵式之前,习近平总书记亲切接见抗战老兵,他们身上的勋章在阳光下熠熠生辉,是那段英雄历史的见证。他们所代表的抗战精神,是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通过阅兵,这种精神得到了升华、传承和弘扬,更激发了全体中华儿女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我作为一个少数民族作家,一定会把这种力量和精神写进作品,激励年轻一代,铭记历史,缅怀先烈,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