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纪之初,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迎接机遇的同时,开始面临全球竞争。浙江作为开放先行地,率先遇到“成长的烦恼”,一些企业频遭反倾销诉讼、贸易受阻,曾是支撑浙江经济发展关键力量的块状经济,结构性矛盾逐渐显现,多年形成的低成本、低价格优势持续弱化,“低小散”产业结构面临严峻考验。如何突围?
据统计,那雅村传统风貌建筑共有115间。村中,古民居、庙宇、古道、古井、古石狗、古树等保存完好,村巷街道纵横交错;火山岩石房舍既相互独立又成有机整体,邻里之间大门连通,形成家家户户相联系的村落格局。2016年,那雅村被列入中国传统村落名录。
然而,现代社会随着旅游业的发展,商业逐渐蔓延至整个古镇区域,几乎每家每户都试图通过开设商铺获取经济收益,导致商业密度急剧上升,原有的生活功能被压缩甚至消失,出现了“整镇皆商”的现象。这种趋势会极大破坏古镇的真实性和文化氛围,也加剧了居民之间的利益不平衡——沿街住户因具备商业优势而收入增长迅速,而背街住户却无法享受同等红利,从而引发社会矛盾。
2002年,浙江全省实际利用外资30.8亿美元,仅为广东的27%、江苏的30%。面对加入世贸组织这一重大战略机遇,“扩大利用外资”被民资充裕而外资短缺的浙江摆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要位置。
张先生说,因为网球人群的增多,网球运动关联经济也更加活跃。球衣、球袜、球包以及打球的各种装备和周边产品,包括网球训练课都在走俏。比赛数量的增加,更是提升了各地运动场馆的利用率。
自2022年底,浙江在全国率先开展“千团万企”拓市场增订单行动。今年1月至6月,共有2124个团组赴境外参展进行经贸洽谈,联动企业10388家次,达成意向订单超770亿元。组织全省近7000家企业参展广交会,展位总数居全国第二。
《报告》显示,“十四五”期间,我国互联网建设取得显著成就。新型信息基础设施加速布局,互联网基础资源持续丰富,为互联网普及和数字经济发展提供了坚实支撑。截至6月,我国网民规模达11.23亿人,互联网普及率达79.7%,越来越多的群体共享数字发展成果。新兴市场蓬勃发展,人工智能技术加速应用落地,全球影响力不断提升,科技创新引领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产业电商激发转型新潜力。组织产业电商惠企对接河北站、“数商兴农”进广西、进四川等活动,指导20余省市、主要电商平台举办超280场产业对接,覆盖超2200家次企业,达成2万余个合作意向,助力山东蔬菜、新疆库尔勒香梨、吉林松花砚等特色产品上平台,推动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提升内外贸协同能力。据商务大数据监测,1-6月农产品、电子产品、纺织产业电商交易额增长17.2%、7.3%、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