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更宏阔的历史进程看去,世界人才中心的转移与世界科学中心的转移总是相随相伴。千百年来,历经辉煌、衰落与强盛,实现从跟跑、并跑到领跑,在发展进程中,活力中国始终为更多人提供干事创业的条件;开放中国持续为全球人才涵养谋事成事的空间。
随着《宁波舟山港总体规划(2035年)》正式获批,这座承载着历史荣光与时代使命的大港,正以更强劲的动能加速迈向世界一流强港,在国家战略蓝图中交出更优异的硬核答卷。
安永欧洲商业网络全球负责人、中国外商投资服务平台主管合伙人贺朗瑞纳(Bertrand Régnier)透露了一个“小秘诀”:“制定中国市场战略,需仔细研读中国的五年规划,并紧跟规划走。”
创新成果产业化迈出“新步伐”。加快培育全国一体化技术市场,去年的技术合同成交额达到6.8万亿。出台人工智能等22个产业标准体系,制定发布了9263项行业标准,支持国内企业牵头制定国际标准500多项。强化知识产权强链护链作用,企业发明专利产业化率达到53.3%,较“十三五”末提高了8.4个百分点。
在海外,他们是教师,是医生,是商人,是工程师;回祖国,他们是爱国者,是英雄。遭遇沿途车祸,面临轰炸扫射,撞上肆虐疟疾,为什么仍义无反顾?一句话说得好:向着祖国的方向前进、前进!
2015年,宁波港与舟山港正式一体化整合,打破两港此前因腹地重叠、功能相似陷入的同质化竞争。通过科学规划,两港形成错落有致的分工体系,在“同频共振、各司其职”中释放出“1+1>2”的能量,2017年便成为全球首个年货物吞吐量突破10亿吨的大港。
李乐成指出,梯度培育优质企业,专精特新“金字招牌”的成色更足。“十四五”以来,我国新增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超过10万家,累计超过了14万家;其中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总数超过了1.46万家,这些企业的平均研发投入的强度超过7%,这些数字都高于规上工业企业,平均授权发明专利达到了22项。工信部会同有关部门出台了一系列促进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的政策措施,比如国家中小企业发展基金累计投资项目1981个,投资金额超过690亿,累计有超过2000家的专精特新企业在A股上市。再比如,工信部联合财政部开展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百城试点,支持了超过4.5万家的试点企业实施数字化的改造。
在中缅边境畹町,同样矗立着一座南洋华侨机工回国抗日纪念碑,由第一位分享人林晓昌捐资350万元修建。他是南侨机工林福来的义子,也是云南省南洋华侨机工回国抗战历史研究会会长,“父亲在世时,最大愿望就是想为牺牲的南侨机工们建一个‘家’,建一个忠魂归国的归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