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秩春秋,西藏经济总量实现了质的飞跃和量的跨越。王君正介绍:“2024年,全区生产总值达2765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是1965年的155倍,年均增长8.9%;地方财政收入达277亿元,是1965年的1258倍,年均增长12.9%。”
某金融机构负责人在帮助请托人获得融资贷款后,并不直接收钱,而是以特定关系人名义,通过投资获得请托人一房地产开发项目一定比例股权。但在不到1年的时间内,又通过“股权收购”“免除借款”等市场化交易手段,将投资款悉数抽回,却又保留该项目的股份,进而完成全部利益输送。
21世纪初,浙江文化遗产保护任务艰巨,“重利用、轻保护”的现象仍然普遍,文物安全问题比较突出。习近平同志深刻认识文化遗产的重要价值,指出“文化遗产是民族智慧的结晶,是民族文化的见证,其中蕴含着一个民族特有的精神价值、思维方式和创造力、生命力、想象力。一个没有文化遗产的民族和国家,很难说是有真正实力的民族和国家”“悠久深厚、意韵丰富的浙江文化传统,是历史赐予我们的宝贵财富,也是我们开拓未来的丰富资源和不竭动力”。他还强调,“在建设文化大省中,我们将把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和绚丽多彩的民族民间艺术作为一种宝贵资源”。习近平同志亲自领导部署了浙江文化遗产保护的系列重点工作和重大工程。比如,对于西湖文化景观的保护。2002年,习近平同志将西湖作为考察杭州的第一站。2003年9月,习近平同志在考察杭州西湖综合保护工程时指出,“西湖的周围,处处有历史,步步有文化”“对这些历史文化遗存,我们一定要保护好,利用好,传承下去,发扬光大”。又如,对于良渚古城遗址的保护,习近平同志曾两次到良渚调研。2003年7月,他在良渚调研时指出,“良渚遗址是实证中华5000年文明史的圣地,是不可多得的宝贵财富,我们必须把它保护好”。他还曾两次到跨湖桥遗址调研。2006年4月,他第二次来到跨湖桥遗址考察,指出深入研究跨湖桥文化,把跨湖桥文化发扬光大。2006年11月,浙江省文物局《浙江文物要情》公布了关于距今10000—9000年的浦江县上山遗址的考古新发现,习近平同志对此作出重要批示:“要加强对上山文化的研究和宣传。”习近平同志的这些重要论述与实践探索,充分体现了高度的文化自觉,旗帜鲜明地回答了文化遗产保护的原则问题,明确了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根本方向。
国内多数城市的孩子会经历一系列的听力体检,包括3岁前的健康体检、满3周岁后的入园体检。在中国特别是上海,孩子进入幼儿园都会进行体检,其中的听力检查使用的就是声导抗,也就是针对中耳的检查。该检查很容易检出中耳炎,当然,也有假阳性,比如耳道耳屎太多。不少孩子入园体检听力未过,到医院检查发现是耳屎堵满了,去除耳屎后,复查就通过了。还有孩子确实是中耳炎,或是鼻炎导致的耳内负压太高,这些情况大多都可以通过药物诊疗得到治愈。
对此,云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朱丹认为,关键在于推动西部产业升级:“通过‘产业链招商+人才链配套’,引进头部企业和科研平台,为人才创造对口岗位,让青年看到,在西部照样能实现人生价值。”
中国港口资源整合优化持续深入,多式联运加快发展。目前,10个沿海省份、7个长江沿线省份,都组建了省级层面的港口集团,初步实现了港口运营一体化。中国还形成了跨越省级行政区域并上升至国家区域协调一体化发展战略的世界级港口群,包括环渤海、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等。在多式联运方面,2024年,全国港口集装箱铁水联运量同比增长约15%;铁水联运基础设施不断完善,“一单制”“一箱制”的广泛应用,促进了物流降本提质增效。
数据显示,该地块拆除危旧建筑1967平方米,新建建筑面积2435平方米,今年9月底前全面建成。项目建成后,彻底消除19栋危房的安全隐患,显著改善45户商住居民的生活与经营环境,并充分利用《广州市城镇危旧房改造实施办法(试行)》规定可增加不超过原面积30%面积的条款,规划建设约500平方米社区公共及配套商业空间,优化街区功能。率先探索出一条广州市中心危破房“原拆原建”可行路径,致力打造“小而美”的城市更新样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