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春8月20日电 (李钊)20日,距离第十五届中国—东北亚博览会(简称“东北亚博览会”)开幕还有7天,目前博览会已全面进入筹备收官阶段。
济川药业以“共创幸福精彩的生命体验”为愿景,坚守产品品质,加强产品布局及品牌建设,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打造差异化健康产品矩阵。在健康中国战略纵深推进与大健康产业加速升级背景的当下,也期待济川药业未来能继续以创新深化品牌矩阵建设。持续巩固现有核心产品的临床价值,不断赋能潜力品牌突破,为行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创新范本,惠及更广泛的消费者群体。
2021年,中国和东盟正式宣布建立双方全面战略伙伴关系,这是双方关系史上新的里程碑,为地区和平稳定和繁荣发展注入新的动力。在经贸领域,中国与东盟在电子商务、数字技术等新兴领域形成诸多合作亮点,在推进地区经济一体化、便利人员往来方面取得丰硕合作成果。经贸繁荣、改善民生、推动社会进步离不开和平稳定的地区局势。维护地区和平稳定是创造繁荣和发展的必要条件,是中国与周边国家的共同利益所在,是东盟国家的主流声音。
值得关注的是,会议针对区域发展特色需求,开展了人工智能赋能产业高质量发展、新一代人工智能驱动管理创新等专题的讨论,体现了数智技术助力南亚东南亚区域产业升级的趋势。(完)
今年6月14日,中国工商银行湖南湘西分行成功落地省内金融机构首笔300万元“湘林碳票”质押贷款。该贷款为“湘林碳票质押+母公司保证”组合模式,“湘林碳票”持有人为湖南十八洞名优产品经贸有限公司,在母公司花垣十八洞生态农业科技开发有限责任公司担保下,该公司以手中“湘林碳票”为质押,成功获得种植e贷(茶叶)300万元,有效解决了企业融资需求。
以“课程嵌入”贯通育人链路,增强“大思政课”的知行转化力。项目式实践要有效提升思政引领力,必须深度融入人才培养体系,破解专业课程与社会实践“两张皮”的困境,构建“知行合一”的育人生态。首先,知识重组,专业课程内容向项目转化。利用项目本身的跨学科属性,将专业课程核心知识模块转化为项目实践的“任务包”或“问题集”。围绕综合性实践主题,思政教师、专业导师、行业专家共同设计任务链。这种基于真实问题的知识重组与供给,打破了传统学科的藩篱,使学生在项目中自然领悟知识的整体性与思政的统领性,实现专业知识学习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同频共振。其次,能力贯融,专业能力培养向项目借力。项目式实践是能力锻造的熔炉。学生在项目式实践中不仅产出项目成果,更能够通过系统性实践过程,全方位锤炼青年适应时代要求、担当复兴大任的核心素养与关键能力,有效促进了“知”与“行”的深度转化。再者,场域延展,专业实践场景与项目衔接。项目式实践将育人场域从教室延伸至广阔天地。通过构建“课程教学-项目实践-反思提升-成果辐射”的闭环,项目前理论铺垫与价值引导,项目中实践探索与能力锤炼,项目后成果凝练及社会传播,形成一个持续深化、影响扩大的全域育人生态。
8月17日至20日,第十八届健康产业生态大会(西普会)在海南博鳌隆重召开,会上发布了备受行业关注的权威品牌荣誉奖项,其中,济川药业独家剂型产品蒲地蓝消炎口服液、独家品种小儿豉翘清热颗粒(同贝)双双荣登“2025健康中国·品牌榜”、“2025健康中国·品牌价值榜”,品牌价值持续攀升。
8月18日,南宁市西乡塘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通报称,截至8月17日24时,该城区在开展基孔肯雅热疫情主动监测和排查工作中,发现本地病例5例,其中安吉街道2例、北湖街道1例、西乡塘街道1例、心圩街道1例,患者均为轻症,目前所有患者均得到有效诊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