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最新科技产品经常刚上架就售罄。外国游客在华购物已经超越了单纯的商品交易,实际上是一个将中国旅行体验打包带回家的过程。”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发展合作学院院长王波说。
三是场景与活动深度融合,突出互动体验。本届服贸会将打造丰富多彩的服务消费场景,举办多元化的会展文商旅体深度融合的系列活动。还将特别推出“打卡”活动,各界观众可以通过“服贸会”小程序,参与线上线下打卡任务,线上10个打卡点位,线下10余条线路覆盖近40个点位,观众只需前往打卡点,通过扫描专属二维码、参与主题问答等方式完成打卡,即可获取相应积分并兑换服贸会专属纪念品,与服贸会全方位互动。
情绪消费的崛起绝非偶然,而是社会经济发展到特定阶段的必然产物。回顾历史,上世纪的家庭“四大件”主要满足人们的基本生活需求,而今天的潮玩、疗愈服务则直指现代人的精神诉求。淘宝平台“娃圈”商品成交同比增长超50%的数据,疗愈服务搜索量激增428%的现象,都在诉说着同一个故事:当代消费者正在通过购买行为来应对孤独感、压力和焦虑等情绪问题。年轻人购买棉花娃娃,除了被其可爱造型吸引,更看重它提供的情感陪伴功能。这种消费行为的转变,清晰地标志着我们的社会正在经历从“物质满足”向“精神满足”的重要升级。
“有些地区出现了多个国际航空枢纽的格局。比如华南的广州、深圳,西南的成都、重庆、昆明,西北的西安、乌鲁木齐。但与成渝不同的是,西北地域辽阔,西安与乌鲁木齐距离非常远,两个枢纽生态位截然不同。”
近年来,中国消费者越来越重视饮食健康和体重管理,企业顺应消费潮流大势,瞄准这个细分市场挖掘潜力加快拓店,推出更多本地化创新。
宿迁8月11日电(刘林 唐娟 李冬生)日前,“领航未来携手筑梦”两岸大学生职业规划交流会在江苏宿迁举行。来自宿迁与台湾多所高校的60余名师生齐聚一堂,围绕职业理想、行业趋势及发展机遇展开深入交流,以青春对话架起跨越海峡的合作桥梁。
8月9日,“何以中国 和合共生”网络主题宣传活动在天津盛大启动,这不仅是一场文化的盛会,更是一次对中华文明内核的深度探寻。将目光投向燕赵大地,长城烽燧、避暑山庄、大境门的驼铃、胡服骑射的传奇,无不镌刻着“和合共生”的印记。这些跨越千年的文化坐标,诉说着河北作为文明交融枢纽的厚重历史,诠释着“何以中国”的深层逻辑。
外国游客在中国的文化探索早已超越“到此一游”的浅尝辄止。中国社会科学院旅游研究中心秘书长金准表示,参与式和沉浸式体验的文化表达,让游客不仅仅是“看”文化,更是“做”文化、“感受”文化。这种深度互动和沉浸感能带来更难忘、更独特的旅游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