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7年下半年,八路军开始在敌后建立抗日根据地。李林所在的晋绥抗日根据地,是矗立在陕甘宁边区门户上一道难以逾越的屏障,使日寇始终无法越过黄河进犯陕甘宁边区。那是艰苦的年代,边区军民不仅要与敌人殊死搏杀,更要自力更生、发展生产,对抗敌人的“以战养战”。艰苦绝卓的环境里,要夺取胜利,必须依靠群众,发动群众,武装群众。
嘉兰惠认为,全世界都应该关注此次纪念活动:“如果我们不尊重过去,我们无法从犯下的错误中吸取教训,也无法从取得的成就中总结经验。世界应该认识到,我们可以借此机会铭记过去,努力创造更美好的未来。”
种植大户们纷纷感叹科技带来的变革:“以前全凭经验,现在靠数据。无人机巡田、智能灌溉、手机APP远程监测,什么时候该浇水施肥一目了然。”通过精准播种和水肥一体化系统,康青7号、9号品种亩产从去年的212公斤提升至230公斤,种植密度优化15%,实现了从粗放式到精细化的转变。
1937年10月,八路军驻新疆办事处在迪化(今乌鲁木齐)成立,对外不挂牌,称“第三招待所”。买玉华说,它的第一个任务,就是“送人”。
8月30日晚,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天津迎宾馆会见来华出席2025年上海合作组织峰会和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活动的哈萨克斯坦总统托卡耶夫。
于是,当中华文化的光华在华文学校的朗朗书声里照亮她,当爱国主义的思想在陈嘉庚先生创办的集美学校里浸润她,当追求进步的薪火在上海爱国女中的氛围里淬炼她,当共产主义的理想在北平民国大学的熔炉里点燃她——这一切,让那早已深植于心的民族意识破土而出拔节生长。
第二个变化和什么有关?我形容今天中国进入了一个“后城邦化”的时代。如果去希腊旅游就明白,城邦时代是什么年代?用亚里士多德的名言说“人都是城邦的动物”,人都是政治的动物,都要关心政治,必须和家国天下这些大事绑在一起,这就是城邦的动物,80、90年代中国知识分子都是城邦的动物。今天年轻一代是“家事国事天下事,关我屁事”,不再关心这些话题。他们开始有点像希腊后城邦哲学伊壁鸠鲁主义,关心的是自我、快乐,这才是最重要的,或者是犬儒哲学,最重要的是要回到自我,这就是后城邦时代。整个和城邦生活开始解绑、脱钩。这是这些年至少在年轻一代中发生的变化。
我觉得知识分子确实要改变自己说话的方式,不能用过去的经验和语言。今天是多模态的时代,刚刚许老师说到播客、视频,包括文字也变成了微博,视频还有短视频,很多人对这个会有批判。我一开始也是批判,许老师纠正我,它在传播上肯定是有其优势,现代人接收信息的渠道早已不同。过去学习就是把一本书背下来,不整体也得整体。今天谁还会用背六经的方式?如今学生更关注“知识点”。他们不再追求系统掌握,而是先谈“点”,再谈“面”。许老师这本书里面绝对是一个网,它有线,有很多故事,还有很多的点,这个点和线、面、网怎么结合?新媒体当中有很多可圈可点的东西,比如经济学家用讲故事的方式吸引你的兴趣。